校友會的戰“疫”網
這場戰“疫”中,遍及世界各地的留學生、企業家、游客及海外華人華僑,為搜尋運送物資,自發編織起了一張龐大的采購、運送、收儲、配送網絡。而分散各地的校友會,成為這張網絡中的關鍵節點。像校友會這種組織對機構的點對點自愿服務,是捐贈運送醫療物資的“另一種選擇”。
責任編輯:張玥晗 呂宗恕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1月28日凌晨1時45分,復星從德國采購第一批5萬件防護服運抵上海。作為多個學校的校友企業,復星集團的采購團隊“傾巢而出”。
(本文首發于2020年2月13日《南方周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刊“疫線報道”)
這場戰“疫”中,遍及世界各地的留學生、企業家、游客及海外華人華僑,為搜尋運送物資,自發編織起了一張龐大的采購、運送、收儲、配送網絡。而分散各地的校友會,成為這張網絡中的關鍵節點。
像校友會這種組織對機構的點對點自愿服務,是捐贈運送醫療物資的“另一種選擇”。
“武漢還未封城之前,我們就開始號召各地校友向華中科技大學附屬的同濟、協和醫院捐贈第一批醫療物資?!比A中科技大學校友會武漢分會秘書長方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新冠病毒肺炎暴發后,醫療防護物資儲備和供給成為湖北各大醫院面臨的最大短板,社會捐贈由此成為醫院獲得“救命”物資的新渠道之一。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發現,這場戰“疫”中,遍及世界各地的留學生、企業家、游客及海外華人華僑,為搜尋運送物資,自發編織起了一張龐大的采購、運送、收儲、配送網絡。而分散各地的校友會,成為這張網絡中的關鍵節點。
“為了盡快采購、分發物資,校友們都在盡力調動自己的社會資源?!敝袣W國際工商學院校友會深圳分會秘書許依楠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不少非校友的社會人士也因為校友會采購的物資符合醫用標準、運送渠道較為通暢、捐贈信息資金流向公開透明,選擇校友會作為此次疫情的捐助渠道。據武漢大學深圳校友會秘書長李紅亮計算,以個人名義給深圳校友會捐款的非校友,“至少有30%”。
為醫院買口罩
“N95口罩一天一個價”,“20塊一個根本不算貴”,“期間還遇到國內其他學校和企業的采購團隊”,“直到下訂單前都不確定到底能買到多少”,“就算買到也不一定能夠成功運回國”,“即便運回國,也需要跟蹤發放的全部流程”。
……作為校友分會秘書,許依楠向南方周末記者細數疫情暴發近二十天來她在對接全球中歐校友尋找購買防護物資時遇到的種種波折。她的手機里有各地校友的聯系方式,北京時間每天凌晨,就是許依楠和全球校友開會碰頭的時間。
自2020年1月23日湖北各城市陸續實施特別防疫措施以來,不斷有醫院因為醫療防護物資緊缺,向社會公開尋求物資支援。南方周末記者連線詢問十余家湖北當地醫院得知,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防護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