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疫”外崛起
大年初二,一位生鮮電商蔬菜采購員被派回了云南,公司給他的指令只有一個,“不惜成本,有多少買多少”。
責任編輯:馮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萬萬沒想到,疫情讓這個行業擁有了突如其來的機會?!币晃灰竽涿纳r電商創始人向南方周末記者感嘆。圖為廣州某小區物業在大門外設置的生鮮菜品取菜區。
(本文首發于2020年2月13日《南方周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刊“疫線報道”)
大年初二,一位生鮮電商蔬菜采購員被派回了云南,公司給他的指令只有一個,“不惜成本,有多少買多少”。
騎手嚴子強心想這是個不錯的賺錢機會,想把村里的老鄉也喊出來工作?!翱上Х獯辶?,他想來都來不了?!?/p>
此次疫情改變的不止是生鮮電商,而是讓整個零售業看到了一個觸手可及的未來。
家住北京的陳凡,今年24歲,憑借打游戲練出的過人手速,第一次成為家中買菜的主力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從春節假期開始,陳凡一家幾乎不再出門。他的父母第一次知道,原來網上也能買菜。與此同時,全國各地千千萬萬個陳凡一樣的家庭,也都在這次疫情中,加入了搶菜大軍。
一時之間,各大生鮮電商供不應求。像新鮮蔬菜、豬肉等熱銷商品,往往上架后秒光,要么售罄,要么就是騎手已約滿。
陳凡已在連續多天的實戰中總結出一套搶購攻略。重點是牢記各大生鮮電商的上新時間,“0點搶盒馬鮮生,6點多搶Dmall,7點美團買菜,8點每日優鮮,9點永輝……”然后設置鬧鐘,只要能從床上爬起來,想買的基本都能買到。
雖然搶菜不是問題,但陳凡的體驗是,生鮮電商的送貨速度遠不如平日,隔天送到是常態。而在生鮮電商過去的廣告宣傳中,大多強調的是“半小時到家”。
不過,這并沒有影響全民搶購的熱情。各大生鮮電商提供給南方周末記者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原本是零售業淡季,但京東到家銷售額同比增長約374%,叮咚買菜的用戶量基本每天增長4萬多,永輝到家日單量首破30萬單,美團買菜北京地區的日銷售量最高為節前的2—3倍……
大眾從未像今天一樣,對生鮮電商和外賣小哥充滿了感激之情。而生鮮電商這門生意,也意外地迎來了春天。
“一物死,一物生?!敝斀浽u論人格隆在其微博寫道。
擊穿行業供給
大部分生鮮電商本就有“春節不打烊”計劃,但它們顯然還是低估了這個與眾不同的春節。
每日優鮮交付中臺負責人王飛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由于公司核心管理層都經歷過2003年抗擊SARS的全過程,所以平臺較早就有了預判,今年春節比去年同期新增了20%的儲備倉。
只是沒想到,新增的儲備很快就不夠用了。自疫情防控開始,每日優鮮每天的蔬菜出貨量從500噸漲至1000噸,平均每天有1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