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是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叫不可抗力”
疫情之下,中國電影業正面臨史無前例的沖擊,影院門戶緊閉,影視產業百工待舉。受到沖擊的,既有大企業、大明星,也包括抗風險能力較弱的行業基層群體——小制片公司、普通演員、文藝片導演、后期制作小工坊。
責任編輯:劉悠翔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2020年1月31日,《關于新冠疫情期間停止影視劇拍攝工作的通知》下發,凍結了正在拍攝的各類影視劇。導演李?,B只好利用這段時間打磨劇本,有時去沙漠勘景。
(本文首發于2020年2月13日《南方周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刊“疫線報道”)
疫情之下,中國電影業正面臨史無前例的沖擊,影院門戶緊閉,影視產業百工待舉。受到沖擊的,既有大企業、大明星,也包括抗風險能力較弱的行業基層群體——小制片公司、普通演員、文藝片導演、后期制作小工坊。
橫店影視城臨時演員琚二召已經在家賦閑二十多天。農歷臘月二十五最后一次開工,之后隨著疫情的暴發,他和很多“橫漂演員”一樣,工作停擺,生活節奏驟變。
疫情籠罩之下,橫店影視城不得不在2020年1月25日關閉了景區,并在兩天后叫停了拍攝業務,“即刻關閉轄區內拍攝場景,包括拍攝基地、外景拍攝基地、攝影棚等”。就在2019年12月,橫店還對外宣布了“現有的攝影棚全部向劇組免費開放、同時再造200個攝影棚”的宏偉計劃。隨著影視城的關閉,這一計劃暫時擱置,受到影響的除了在橫店從事旅游和影視服務的5500名員工,還有大量像琚二召這樣的“橫漂”。
先于影視基地感受到疫情陰云的,來自整個電影產業的末梢神經——電影院。電影院的興旺與否是整個電影產業的晴雨表。農歷春節前夕,隨著疫情的發展,幾部春節檔影片的上映計劃被打亂。1月20日,《囧媽》首先宣布提檔至1月24日(大年三十),《奪冠》《熊出沒·狂野大陸》隨后跟進。但事后證明,“提檔”的掙扎在急轉直下的疫情面前,顯得有些徒勞。1月22日,“淘票票”“貓眼電影”等購票App推出預售退票政策,春節檔已經岌岌可危。1月23日上午十點,武漢封城。及至午間,七部賀歲檔電影全部公告撤檔。隨后,各地電影院也陸續關閉。
休克迅速從神經末梢向上游產業蔓延。1月31日,《關于新冠疫情期間停止影視劇拍攝工作的通知》
下發,正式凍結了正在拍攝的各類影視劇。之后,后期特效、營銷、發行等各個環節,也在幾天之內被“速凍”了起來。
春節檔只有一部《囧媽》的線上播映,之后的情人節檔也已經泡湯。清明檔會好轉嗎?沒有人知道電影院什么時候會重新開放。如果說2019年影視業的不景氣延續了2018年的“寒冬”,那么2020年這場疫情下的影視業,儼然到了嚴寒中最難熬的時刻——盡管在表層的冰凍之下,也有很多電影人正在以各種方式努力“工作自救”。
2020年春節,導演李?,B原計劃在他的老家甘肅省高臺縣開拍新電影。因為疫情,拍攝計劃擱淺了。
制片人:不可控因素增多了,各方面的問題出來了
疫情大規模暴發前,制片人賀斌聽到風聲,說武漢那邊好像出了“新非典”。賀斌當時還猶疑了一下“:不會吧,怎么會出‘非典’呢?”2003年“非典”暴發的時候,賀斌正在參加北京電影學院的藝考。當時整個中國電影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十六年后,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已經達到642.66億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