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的身份認同如何可能?福山的答卷很無力

面對民粹主義的風暴,自由民主應如何應對?沒有開放多元的價值,還是原來的自由民主嗎?福山在《身份認同》的最后一章,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但讀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想問福山:那如何做得到?

責任編輯:劉小磊

面對民粹主義的風暴,自由民主應如何應對?沒有開放多元的價值,還是原來的自由民主嗎?福山在《身份認同》的最后一章,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但讀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想問福山:那如何做得到?

福山和他的新著《身份認同》。

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次年,《歷史的終結與最后的人》出版,宣告人類社會歷史的進程“有機會”來到終結的一刻。那時候,做出這驚天地泣鬼神的宣告的作者——弗朗西斯?福山,還不滿40歲。

福山的“歷史終結”說引來很多反對聲音,其中最精彩的回應來自福山在哈佛的導師、政治學者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頓說:即使意識形態的比賽已經有了結果,自由民主的盛行也不代表歷史的“終結”,因為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宗教的沖突。這場師徒辯論,是現在讀政治學的第一課,是經典中的經典。無論歷史有沒有結束,兩套論述都以自由民主作為討論的基礎。事實上,經過上世紀末的第三波民主化之后,民主國家的數目從1970年的35個,上升到21世紀初接近120個,自由民主成了全人類都追求的價值。

然而,最近幾年開始出現轉變,民主退潮、民主已死,成為不少新書的書名。自由民主不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