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醫生的生存現狀
如今的中國醫生,身上承載了太多苦難,太多悲傷。他們是這個時代真正負重前行的人。
在這段特殊時期,和嚴峻的疫情一樣牽動人心的,還有那些戰斗在一線的醫務人員。
頻頻上熱搜的他們,讓我們看到了這個職業的真實和殘酷,也看到了背后的責任和堅守。
千里迢迢,逆行“馳援武漢”;
為了戰“疫”,剪掉美麗的長發;
為了節省防護服,一天不敢脫下;雙手浮腫,臉被口罩勒出印痕;
每當看到這些報道,都會發自內心的心疼這些醫護戰士們。
最近,有一部紀錄片應景推出,聚焦全國六家三甲醫院的醫護人員,為我們近距離呈現這個職業背后的真實現狀——
《中國醫生》
01
做一名醫生意味著什么?
有時候是和時間賽跑,搶救病人;但更多的時候是和自己較勁,堅守這個崗位。
畢竟,不是誰都能輕松勝任這樣的工作。
河南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朱良付,一直奮戰在我國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疾病——腦卒中(心腦血管疾?。┑募痹\前線。
因為這類疾病發病緊急,如果6個小時內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將面臨致死和致殘的風險。為此,全國多家醫院都建立了用于該類病人的綠色通道。
朱良付擔任這個急診通道的組長,這意味,他必須24小時全天候,刀出鞘,弓上弦,隨時準備出診。
不僅如此,他還需要憑借豐富的醫學知識,快速、精準地判斷問題出在哪里,因為稍一松懈,失去的便是一條生命。
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讓他疲憊不堪,同樣面臨猝死的風險,但朱醫生卻在采訪中直言,自己“不敢死”。
一來是對家人的責任尚未盡到,二來他知道國家要培養一個醫生多不容易。
“我們差不多要花上25年的時間,才能培養出一位主任醫師,我現在44歲,我要是死了,那就是浪費國家資源?!?/p>
但就是這樣的拼命付出,也會經常面臨患者的質疑和怨恨。
在紀錄片的開頭,朱醫生的這樣一段話讓人倍感心酸。
曾經有一名年老的病患家屬對著他說“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認為是他害死了自己的老伴。
但緊接著,這位老人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