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武漢進行時
拉網排查,頂配援漢;火線換帥,高壓督戰
發自:武漢
責任編輯:曹海東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新建或改造醫院的速度,遠比不上確診病例每天一千多的增速,若不切斷傳播源頭,降低死亡率并不現實?!拔錆h是決戰之地,要集中力量打殲滅戰,而不是松松垮垮打持久戰?!?/p>
從除夕夜到2月17日,短短25天,208支醫療隊、25972名隊員馳援江城。12座方艙醫院陸續啟動,提供床位20461張;45家定點醫院,開放19161張床位;16所省屬高校被征用為儲備隔離點,1.5萬間隔離房間待用。
來自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的護士長陳水鳳,目前正在支援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病人對她說的一句話,被她記在了日記本里:“武大的櫻花馬上就要開了,等我們好了,一起去看櫻花?!?/p>
2月18日,青山區工人村街道青和居社區第三網格網格員在挨家排查。
農歷鼠年剛過,張緒一家就步入了“計劃經濟”年代。
五口之家,每天四菜一湯,“計劃著吃”。豬肉太貴,儲備肉口感沒那么新鮮,全家只能吃了很長一段時間臘肉、臘魚,“都是年前準備的”。
臘月二十九,武漢“封城”。家住江岸區百步亭花園社區安居苑的張緒,就體會到了生活之艱辛:因為私家車沒在交管局備案,無法上路,出門采購等日常生活大受影響。
2月11日凌晨,武漢疫情防控再度升級:全市住宅小區啟動封閉管理,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每戶家庭憑出入證,每三天可指派一人出門采購生活物資。
張緒一家不得不再度關心糧食和蔬菜。中百倉儲百步亭店的綠葉菜剛到貨,月基本工資只拿1500元的張緒一口氣買了近三百元的蔬菜、肉類和大米。想買面粉卻一直沒找到,一問才知道面粉現在特別俏,上午10點超市開門沒多久就賣完了。
一紙紙百字通告的背后,背負的是一座城市逾千萬人口的日常生活。
對于四十歲的張緒來說,早在2月6日上午就從新華社的報道中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皯饡r狀態決不能當逃兵,否則就會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眹鴦赵焊笨偫韺O春蘭的戰時講話,通過各類新聞推送到了上千萬市民手中。
“戰時狀態”,凸顯疫情嚴峻。2月2日開始,武漢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每日破千,三道疫情防線緊急建立:社區及發熱門診組成第一道防線,從基層全面排查發熱病人;方艙醫院組成第二道防線,主攻輕癥患者;定點醫院與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組成第三道防線,搶救重癥、危重癥患者。
從1月24日除夕夜到2月17日,短短25天,208支醫療隊、25972名隊員馳援江城。12座方艙醫院陸續啟動,提供床位20461張;45家定點醫院,開放19161張床位;16所省屬高校被征用為儲備隔離點,1.5萬間隔離房間待用。這是一個國家的疫情應急響應。
巨量醫療資源的投入、分級診療體系的重建,“醫療擠兌”矛盾初步得到解決,但控制疫情蔓延最核心的一點,感染者底數并沒有完全摸清。
基于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直言,“武漢到現在還沒有完全阻斷人傳人”。2月12日,中央指導組副組長、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要求,當前要實行“三量管控”:控增量、減存量、防變量。
“封城”第24日,武漢開展了為期3天的集中拉網式大排查。2月16日,剛剛履新4天的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在視頻會上要求,“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他說,“只有找到人、查到人,才能落實‘應收盡收’”。
“武漢是決戰之地,要集中力量打殲滅戰,而不是松松垮垮打持久戰?!蓖踔伊窒蛭錆h全市干部做了“戰前動員”。
非常時刻
準確地說,武漢“大決戰”是從2月5日開始的。
這一天,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下了“死命令”:最晚至2月7日前摸排出所有疑似病例;爭取在2月5日晚24時前,收治所有確診病人。
當時的武漢,疫情正處于暴發流行期,在以色彩深淺表示感染程度的全國疫情分布圖上,武漢的顏色深到發黑。無法得到及時救助的很多人迫不得已通過社交平臺求助,將精確到門牌號的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等全部隱私,暴露在億萬網民面前——這是一條標準的求助帖格式。
77歲的退休教師劉立,幾經摸索終于在凌晨一點多開通了微博賬號,僅僅為孫女求一個救命的機會。女兒還未等到確診就已離世,年過七旬的老兩口和13歲的孫女都已經感染。他的微博主頁第一條只有兩個字,“你好”。
非常時期的武漢,核酸檢測名額雖有增多,但改造和新建醫院的速度遠趕不上每日破千的新增確診人數,依然有很多人不能住院。
從1月27日大年初三到2月14日,二十天不到,湖北電影制片廠員工常凱一家四口全部去世。遺書中,常凱寫父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