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命運變遷
對大多數人來說,覺察游戲規則變化時間的先后、手中資源占有的多少,以及他們改變自己命運的決心與能力,逐漸成為了塑造他們生活品質的根本因素。
在1978年前,中國人階層身份的獲得是先賦性的 :工人、貧下中農、地主富農、資產階級或者其他,不同身份的人有著明顯不同的社會地位。而且,頻繁的政治運動使得社會流動處于失序的狀態之中。正如陸學藝在《當代中國社會流動》中所言,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政治運動連綿不絕,經濟劇烈變動,社會政策多變。這樣的制度、政策和社會結構變動,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社會流動,個人、家庭乃至某個社會階層的社會地位的獲得和沉浮,都不能由他們自己掌握,而是由當時的制度、政策的變化來決定。
1977年作為恢復高考的第一個年頭,顯然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一年冬天,全國有570萬考生走進了被關閉十多年的高考考場,迎來改變自身命運的重要時刻。而從整個社會結構來看,恢復高考這一舉措,使得原本幾乎完全凝固的社會階層重新獲得分化與流動的生機。盡管,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