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很想知道,為什么我們搞錯了”

1970年代,美國漢學分得很清楚。一群人對政治和社會感興趣,對現代中國感興趣,是政治學專家;另一群人對中國文化和中國古代感興趣。很少有誰兩邊都參加。這兩群人彼此看不起。研究古代的,覺得研究現代的語言沒有學習好,不僅文言文不會讀,連現代的報紙都不會讀,學問不怎么好。搞現代政治學的人,就覺得搞古代的那些人是書蟲,一天到晚研究沒用的東西。

責任編輯:宋宇

1970年代,美國漢學分得很清楚。一群人對政治和社會感興趣,對現代中國感興趣,是政治學專家;另一群人對中國文化和中國古代感興趣。很少有誰兩邊都參加。這兩群人彼此看不起。研究古代的,覺得研究現代的語言沒有學習好,不僅文言文不會讀,連現代的報紙都不會讀,學問不怎么好。搞現代政治學的人,就覺得搞古代的那些人是書蟲,一天到晚研究沒用的東西。

(龍健/圖)

在歐美,中國研究也叫“漢學”。斯坦福大學東亞系教授艾朗諾(Ronald Egan)則素有“漢學界的標桿”之稱。如今,他已經與中國結緣五十年了。從“什么都不懂”到“可以翻譯唐詩”再到“天天說中文”,他只用了兩個夏天。

從說中文到了解中國,漢學大師們當然要更多的時間。正如漢學家柯馬丁在北京演講時所言:“世界上有很多中國,學術的中國、政治的中國,但對我最重要的是我老師的中國?!?/p>

艾朗諾與中國結緣,也與白先勇、衛德明和司禮義等老師息息相關。華盛頓大學的衛德明教授是德裔,在山東青島長大。他講課非常熱情,抽煙,熱情高漲,一節課下來黑板就寫滿了。偶有錯字,其他中國同學都不說話,只有總遲到的陳毓賢舉手:“老師,恐怕那個字寫錯了!”

幾次下來,艾朗諾注意到這位女同學。陳毓賢是華僑,在臺灣念過大學。她近年著文回憶往事,說自己本來不想做長遠打算,但艾朗諾把臉一沉:“等到你做決定,我可能已不在了?!标愗官t脫口而出:“那我們不如結婚!”兩人結婚時邀請衛德明,但老師年事已高,沒法參加。

“我在家不說中文,因為Susan(注:陳毓賢的英文名)的英文比我的中文好太多?!苯邮苣戏街苣┎稍L時,艾朗諾盡量講漢語。研究古代中國的漢學家們在生活中通常文縐縐,哈佛大學教授宇文所安就習慣把“密西西比河”說成“密西西比川”。但艾朗諾的中文特別活:“青島人好像很愛游泳,而且海水非常干凈,我希望現在還是那么干凈。那時候,男人除了泳褲之外脫得光光,就到海里去?!?/p>

艾朗諾十多年前就去過青島,因為愛游泳,自己又在美國的海濱城市長大,對那里產生了天然的好感。如何理解“?!?,東西方有不同的印象和傳統。類似例子在20世紀比比皆是,有歷史書寫的原因,也出于冷戰緣故。從1949年到1979年的三十年間,照艾朗諾的話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