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志愿者之困
當疫情肆虐,交通停滯,人人閉戶不出的時刻,武漢又涌現了一批普通市民,成為“野生”志愿者,承接了四面八方涌來的愛心,因為他們的奔波、暴露,捐贈物資才能及時流轉,各種信息更新傳遞。
“在這樣的緊急狀態下,應該有兩類組織行動起來?!辟Z西津建議,一種是專門救災的,如紅十字會和專業的民間救援隊。同時,與專業救援無關的社會組織也應該行動起來,以應對次生災害。
責任編輯:張玥晗 呂宗恕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2020年2月6日,云豹救援隊給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捐贈酒精。
(本文首發于2020年2月20日《南方周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刊“疫線報道”)
當疫情肆虐,交通停滯,人人閉戶不出的時刻,武漢又涌現了一批普通市民,成為“野生”志愿者,承接了四面八方涌來的愛心,因為他們的奔波、暴露,捐贈物資才能及時流轉,各種信息更新傳遞。
“在這樣的緊急狀態下,應該有兩類組織行動起來?!辟Z西津建議,一種是專門救災的,如紅十字會和專業的民間救援隊。同時,與專業救援無關的社會組織也應該行動起來,以應對次生災害。
2020年的春節,莫莎莎和丈夫汪沺過得與大多數武漢市民不一樣,他們沒有足不出戶,反而天天在外奔波,給定點醫院、社區醫院、衛生所送物資。其間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包括醫生、警察、新冠患者和更多志愿者。
莫莎莎和丈夫自稱為本地志愿者。像他倆這樣的志愿者有很多。當疫情肆虐,交通停滯,人人閉戶不出的時刻,一批普通市民成為“野生”志愿者承接四面八方涌來的愛心,因為他們的奔波、暴露,捐贈物資才能及時流轉,各種信息更新傳遞。
2020年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迄今二十余天來,城中需求不斷變化,這些“野生”志愿者從組建愛心車隊接送醫務人員到緊急捐贈醫療物資,從關注獨居老人、慢性病患者到幫助單個的求助者入住醫院。
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就是“想用自己的一點力量做點事情”,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很多時候,這些志愿者也會焦慮、緊張,產生強烈的無力感。
志愿者涌現
早在1月中旬,莫莎莎就開始買口罩。因為認識許多醫生朋友,加上自己對肺炎的理解,她較早感知到這場疫情來襲,然而事情發展之快,依然令她措手不及。
1月20日,鐘南山在央視連線中證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存在人傳人現象。三天后,武漢“封城”,莫莎莎想到一位醫療器械批發的朋友手上有貨,就訂了一萬只口罩,準備捐贈出去。那個時候的口罩7毛錢一個,與往后商家炒作中動輒五六元的價格相比,實在很劃算。
沒想到一萬個口罩卡在仙桃。莫莎莎四處求援,得知一位醫生將在仙桃附近的城里出診,她拜托人家給捎帶回來。1月24日除夕夜,她拿到口罩,首批物資運送成功。當天下午,莫莎莎和丈夫汪沺還運送物資至武漢市紅十字會,她記得,武漢紅會辦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