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的低調與兇猛
在中國,代表新經濟的企業家們與“原罪”這兩個字無緣,他們的成長更多依靠國外風險資本的“輸血”,盈利模式則建立在龐大的用戶群上。
新經濟
近年來,隨著“網絡股”的飆升,一些人把以信息、網絡業為代表的 “高科技產業”稱為“新經濟”。
在中國,代表新經濟的企業家們與“原罪”這兩個字無緣,他們的成長更多依靠國外風險資本的“輸血”,盈利模式則建立在龐大的用戶群上。
馬化騰的騰訊、馬云的阿里巴巴、丁磊的網易,其實是從里到外都完全與國際接軌的年輕企業。
出現在上海香格里拉飯店的馬化騰,身著條紋襯衫,依然是一張娃娃臉、簡單秀氣的發型和細邊框眼鏡。但早年面對媒體的那種青澀已經很難尋覓,已然一副侃侃而談的派頭。
相比于其他互聯網的公司領頭人,馬化騰的媒體曝光率很低。公司內外對他的一致評價為“低調”。更多時候,他喜歡窩在位于深圳高新科技園南區飛亞達大廈的騰訊總部里,測試公司的產品。
這個被《時代》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100人之一的年輕人,為一個業界公認不能賺錢的IM創造出了新的商業模式。
在不確定中等待未來
1998年2月,馬化騰和張志東開發了中文ICQ。而在此之前的1996年,4位以色列人發明了IM的鼻祖——ICQ。
1999年11月,OICQ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