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新冠病毒陰謀論在技術上不成立?
一些著名病毒學家認為,從病毒進化的角度看,新冠病毒很難由人工制造出來,且實驗室泄露的病毒是單一基因型的,很難在短時間里進化成不同病人體內如此多樣化的病毒。
責任編輯:朱力遠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一些著名病毒學家認為,從病毒進化的角度看,新冠病毒很難由人工制造出來,且實驗室泄露的病毒是單一基因型的,很難在短時間里進化成不同病人體內如此多樣化的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一些陰謀論者懷疑新冠病毒是某些國家人工改造的致命病毒或從某些實驗室不慎泄漏的已知病毒。然而一些著名病毒學家認為,從病毒進化的角度來看,這種懷疑是沒有根據的,因為這種病毒很難在實驗室里合成出來,且早期病人病毒數據的多樣性也反對實驗室泄漏之說。
2020年2月17日,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病毒進化學家克里斯蒂安·安德森(Kristian Andersen)在病毒學網站上公布了一篇預印本論文,認為新冠病毒既非“人工合成”,也非從實驗室泄漏,而是從蝙蝠等動物身上自然進化而來。2月18日,來自8個國家的27位公共衛生科學家在《柳葉刀》網站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關于新冠病毒非自然起源的陰謀論,已得到全球數百位科學家的響應和簽名。
新冠病毒源自自然演化。
新冠病毒并非人工改造
克里斯蒂安·安德森博士畢業于英國劍橋大學,現為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副教授,不久前剛剛獲得終身職位,主要從事病毒進化研究。近年來在埃博拉病毒、拉沙病毒和寨卡病毒等致命病毒進化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自然》、《細胞》等頂級雜志上發表了十幾篇研究論文,已成為這一領域的國際著名科學家。
安德森博士和同事在新公布的預印本論文中,重點分析了近期關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精細結構的最新研究。此前的研究表明,SARS冠狀病毒是通過其刺突蛋白與宿主細胞表面的一種受體蛋白血管緊張素轉化酶Ⅱ(ACE2)結合,后者介導病毒與宿主細胞的細胞膜相融合,使得冠狀病毒得以進入宿主細胞并釋放病毒RNA,再借助宿主細胞的核酸復制系統和蛋白合成系統,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