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后人重訴唐弢后人 追索遺散手稿
2019年年末,周吉宜向媒體宣稱,周作人后人與唐弢后人糾紛案終審將很快重啟。兩大作家后人之間延續七年的官司,似乎快到劇終。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雨僧
周吉宜 圖/本刊記者 姜曉明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3期)
2012年5月12日,在北京舉辦的嘉德2012春季拍賣會上,《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手稿拍出184萬的高價。周吉宜嘗試了各種途徑,最終只能眼看著周作人手稿易主。
2019年年末,周吉宜向媒體宣稱,周作人后人與唐弢后人糾紛案終審將很快重啟。兩大作家后人之間延續七年的官司,似乎快到劇終。
2012年,周作人之孫周吉宜發現拍賣場公開拍賣一份周氏手稿,質疑其來源,連續發起多次訴訟,要求確定手稿權屬,希望將其索回。七年過去,開庭多次,周家一直難求勝訴。
質疑周作人手稿被拍賣
2012年5月1日,周吉宜在《文匯讀書周報》看到一則消息稱,一份由周作人撰寫、魯迅批校的《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手稿,將在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下稱“嘉德公司”)“唐弢珍藏”專場拍賣。
遺失數十年的周作人手稿重現,周吉宜在有些激動的同時,也滿腹狐疑。他十幾歲時見過這份手稿,印象深刻。那是1960年代,有一天,他在周作人書房里玩,看到祖父和父親周豐一正在聊這份手稿,好奇,拿過來翻了一遍。
1918年4月19日,周作人在北京大學國文研究所小說科發表題為《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的演講稿(全文之后刊發于《新青年》第5卷第1號),介紹了日本小說新動向,以及批判中國當時舊形式、舊思想的“鴛鴦蝴蝶體”等小說,對國內近現代文學研究影響較大。手稿內有多處批校修改,周作人在末頁記道:“此稿經過魯迅修改,文中添注涂改的字,都是他的手筆(也有幾個例外)?!?/p>
“‘文革’前我見過祖父所有的東西,后來都被紅衛兵抄走了?!母铩笸嘶亓艘徊糠謻|西,認領時我都參與了,沒有這份手稿?!贝朔姷阶娓甘指宄蔀椤疤茝|珍藏”,他不禁質疑其來源。
他的第一反應是,這份手稿是在“文革”查抄時流失的。按國家相關政策,應該歸還周家,而不應由他人送到市場拍賣。過去數十年,大量周作人手稿都是這樣遺失的。
第二天,他打電話聯系了嘉德公司,希望后者提供手稿的合法來源,立即撤拍或停拍,因為涉拍手稿疑似為“抄家后未歸還物品”,物權應歸周家后人所有。嘉德公司讓他提供當時的查抄清單或其他證據材料。
他拿不出來,說:“當時三間房子的東西全被拉走,哪有清單?”周作人研究專家止庵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周作人家被抄是事實,但是被抄走的東西是沒法證明的,如果當時沒有沒收收條的話?!?/p>
幾天后,他再次找到嘉德公司要求撤拍,未果。他隨后委托律師給嘉德發律師函,重申訴求,稱拍賣行為侵權。嘉德回應:“不能僅憑異議人提出異議,卻沒有任何證據材料的情況下,就否認該拍品委托人對其享有的所有權,而予以撤拍?!睂τ谂馁u行為是否合法,嘉德則稱:“不會僅以‘原作者’來判斷是否為合法委托人?!?/p>
周吉宜隨后報警,希望達到中止拍賣的目的,但警方沒有立案。他又找到拍賣行的主管單位商務部求助,請求制止這次拍賣,依舊沒有結果。
此次“唐弢珍藏”專場拍賣會上,同時被質疑來源非法的,還有沈尹默寫的《憶魯迅》手稿。沈尹默之孫沈長慶稱,這份手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