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大軍”暫時不來了,這些烏龍與真相仍要警惕
網友混淆了東非蝗災和印巴蝗災。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回復南方周末記者,印巴蝗災暫不會影響中國。
沙漠蝗對于中國的威脅仍飄忽不定,更要警惕草地貪夜蛾與沙漠蝗的復合型蟲災。
鳥類等動物治蝗辦法只能適用于一小塊地方。
責任編輯:汪韜
網友混淆了東非蝗災和印巴蝗災。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回復南方周末記者,印巴蝗災暫不會影響中國。
沙漠蝗對于中國的威脅仍飄忽不定,更要警惕草地貪夜蛾與沙漠蝗的復合型蟲災。
鳥類等動物治蝗辦法只能適用于一小塊地方。
“4000億只蝗蟲大軍”好像不來了,中國國內剛剛預熱、準備騰空的“蝗災概念股”應聲而跌。
2020年2月14日,多家中國媒體發布消息稱,“從非洲侵入印度、巴基斯坦”的蝗蟲大軍達“4000億只”。沒想到四天后,《印度時報》(TimesofIndia)報道,當前印度蝗災已基本結束,目前僅拉賈斯坦邦部分地區仍有少數蝗蟲聚集。
資本的狂熱被澆滅,不意味著公眾對于此輪蟲災的誤解就已消除——混淆東非蝗災和印巴蝗災,期待看到鴨子吃蝗蟲滅災……更不意味著蝗蟲再不會來中國了,可以放松警惕。
肯尼亞的沙漠蝗蟲群
烏龍一:混淆了兩起蝗災
想象一支以億為單位的大軍從天而降,在掃蕩了人類起源地、“露西少女”的故鄉——東非大陸后,一路北上東征,穿過北非地中海文明、阿拉伯文明,直抵兩河-波斯文明的腹心地帶,所過之處的農田顆粒無收。
這是怎樣一幅末世景象。但印巴的蝗蟲是從非洲飛過來的嗎?并不是,網友混淆了這兩起蝗災。
雖然二者都是沙漠蝗,東非蝗蟲群來自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沙漠,并早在2018年就開始大規模孵化,經過幾輪快速“補員”后,從阿拉伯半島向西,飛越紅海和亞丁灣到達非洲之角。印巴蝗災則發生于2019年夏季,持續到2020年年初,種群來源尚且未知。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通過郵件回復南方周末記者稱,目前東非的蝗蟲仍處于繁殖高潮期(upsurge),尚未達到最高級別“禍患(plague)”,但可能會變成“禍患”。
即便如此,這場蝗災仍是東非國家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25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對肯尼亞和烏干達來說,則是7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據FAO2020年2月3日發布的沙漠蝗災情況公報(第496號)顯示,全球受威脅區域已有246477公頃,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可能導致東非地區的1300萬民眾面臨糧食危機。
不過,此次東非蝗災目前仍主要影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婉玲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