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遺體法醫劉良:如果患者氣道粘液沒化解,給氧會起反作用
臨床治療上,如果粘液沒有被化解的情況下給患者單純給氧,可能達不到目的,有時還會起反作用。
2003年為應對SARS疫情,北京和廣東曾專門建設過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負壓解剖室,但此后長期沒有再發生類似疫情,那些解剖室就幾乎荒廢了,“據我所知,目前國內幾乎沒有達標的解剖室”。
責任編輯:吳筱羽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臨床治療上,如果粘液沒有被化解的情況下給患者單純給氧,可能達不到目的,有時還會起反作用。
2003年為應對SARS疫情,北京和廣東曾專門建設過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負壓解剖室,但此后長期沒有再發生類似疫情,那些解剖室就幾乎荒廢了,“據我所知,目前國內幾乎沒有達標的解剖室”。
2020年2月22日,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癥監護室,江蘇醫療隊在忙碌。
三例新冠肺炎逝者的遺體解剖和病理學分析已經完成。
2020年2月16日,全國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解剖工作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結束,由湖北省司法鑒定協會會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病理學教授劉良及其團隊完成。截至2月24日,劉良及其團隊共解剖了9例新冠肺炎患者遺體。
劉良透露,其團隊和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病理科教授王國平的團隊合作,已完成3例病理檢查診斷工作,詳細的解剖報告將在近日發布。剩余6例還有待免疫組化、特殊染色等更深入的檢查研究。
2月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