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隨母姓,你可以接受嗎?
不要說是在古代社會,哪怕是現代社會里一些農村或偏遠山區,這都是一個禁忌的話題。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它的敏感和禁忌之處是什么?
責任編輯:劉韻珊
拳王鄒市明在2019年喜提第三子,且稱這孩子將隨母姓,一時間公眾對硬漢化身軟男人的做法議論紛紛。
畢竟,這涉及到民間曾經長期以來羞于提及的一個敏感話題:子隨母姓。進一步延伸開來的意思就是,過去基本上只有在倒插門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孩子隨了母姓。
不要說是在古代社會,哪怕是現代社會里一些農村或偏遠山區,這都是一個禁忌的話題。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它的敏感和禁忌之處是什么?
女人不是沒有“風光”過
姓字的簡繁體寫法一致,女生為姓,從字面就可以看出,姓是母系社會時期的產物,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現代的一些女性討伐起男權來不遺余力,可惜人類在剛剛步入所謂的高等文明之初,只有女性有姓。你去翻翻《史記》的前三四個章節,夏商周三代的始祖只有母親的名字而沒有父親的名字。孩子生下來只知道有母親而不知道有父親,這是母系社會時代族外群婚制的典型特點。
在那個時期,人類還沒有真正進入農耕時代,種植的雛形才剛剛出現,大部分時候靠采集和狩獵為生。女性作為每個族群里的領導者,在食物的分配和財產的繼承上占據主導位置。
從女媧造人和補天的神話中,也能看出那個時代崇拜女性的意識?;蛟S有人會用現代的邏輯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