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香港鼠疫的中西醫之爭
1894年,淋巴腺鼠疫先后在廣州、香港爆發,港英政府采取近代公共衛生措施,對生活環境進行消毒,將病人加以隔離并施用西藥治療。限于當時的認識水平,華人對被強制隔離并使用西醫西藥治療難以理解,進行了強烈抵制。港府在華人壓力下讓步,單獨設立了由中醫主持的醫院收治華人患者,同意讓華人自愿疏散到廣州。
責任編輯:劉小磊
1894年,淋巴腺鼠疫先后在廣州、香港爆發,港英政府采取近代公共衛生措施,對生活環境進行消毒,將病人加以隔離并施用西藥治療。限于當時的認識水平,華人對被強制隔離并使用西醫西藥治療難以理解,進行了強烈抵制。港府在華人壓力下讓步,單獨設立了由中醫主持的醫院收治華人患者,同意讓華人自愿疏散到廣州。
為應對鼠疫沖擊,香港政府派出軍隊,采取逐戶搜查、隔離、消毒等數項措施,圖為到華人居住區入屋搜索的情形,此舉遭到華人的強烈反對。
廣州、澳門是最早出現中西醫共存的城市。180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醫生皮爾遜來往廣州、澳門兩地,為百姓種牛痘以預防天花。1835年,美國醫生伯駕在廣州十三行新豆欄設立醫局,后發展為廣州博濟醫院,是中國第一家正規西醫院。博濟醫院擅長眼科、外科手術,中醫在這方面缺乏優勢,因此西醫落戶廣州的前期,并沒有發生中西醫之間的爭端,保持著一種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
1879-1890年間,廣東已有一些零星鼠疫病例出現,但大規模的爆發則是在1894年。1月16日,博濟醫院女醫生賴瑪西(Mary West Niles)確診了廣州第一例鼠疫患者,隨后發現疫情開始蔓延。典型的鼠疫癥狀,是在腹溝、腋下等處出現腫塊(中醫稱之為“核癥”),伴有發燒、昏迷等癥狀,若得不到及時救治,兩三天內就會死亡。鼠疫的傳播方式,是帶菌的鼠類傳播給蚤類,蚤類吸血時傳播到人。到3月份,廣州本地媒體開始陸續有所報道,這給香港提供了預警。
北美長老會傳教醫生賴瑪西(1854—1933),1882年28歲時自美國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