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企業家|中國飛鶴冷友斌:保供是乳業企業的首要任務
主持人: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侯明輝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大批企業、企業家積極行動,參與到疫情防控當中。伴隨企業逐漸復工復產,抗擊疫情也進入新的階段。為了解復工復產后企業負責人對疫情防控的全局思考和系統行動,以及疫情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和企業的應對之策,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策劃了【“疫線”企業家】專題,邀請企業負責人進行訪談。本期嘉賓: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
生產未停,確保供應
南方周末:在這次疫情防控中,飛鶴捐贈了大額專項基金和醫療物資,請簡單介紹下截至目前這些專項基金的使用情況?
冷友斌:1月26日我們捐贈1億元成立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飛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專項基金”,2月飛鶴又追加捐贈了價值1億元的飛鶴營養食品。目前專項基金和物資正在持續落實中,比如我們很早就撥付3000萬元支援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定向捐贈了1500萬元用于黑龍江省的疫情防護物資采購等。
南方周末:在這些捐贈行動背后,飛鶴內部進行了哪些組織統籌工作?
冷友斌:首先是建立了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機制,明確我們開展疫情防控的方案以及后續生產實施的方案。然后是明確飛鶴基金管理細則,因為接下來要進行一系列捐贈,我們必須保證捐贈的合規,符合我們的管理,并安排專人跟進資金落實。最后就是做好員工的日常監測和防護了,目前來看效果還不錯。
南方周末:飛鶴現在是全面復工復產還是部分復工復產?復工復產后公司在員工保護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冷友斌:作為保供應生產單位,疫情期間飛鶴的工廠一直處于生產狀態,員工都加班加點緊急生產奶粉,電商部門、物流部門也處于加班加點備貨發貨的狀態,客服部門上線24小時接線服務,做這些就是為了盡最大努力保障嬰幼兒口糧供應。我們其他職能部門2月3號在線復工,2月10號到崗復工。公司在疫情防控和員工保護方面制定了防控防疫方案和復工方案,一方面做好日常監測,另一方面做好生產、辦公、食堂等場所的消毒防護和環境衛生,盡可能減少職工聚集性活動,有效預防和妥善應對疫情發生。
政府給予協助,物流影響可控
南方周末:疫情對飛鶴的經營產生了哪些影響?
冷友斌:對于乳業來說,由于交通管制、物流不暢等因素,短期內受遇到了一定沖擊。我們采取了相應措施來應對。在物流方面,一方面是得到了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比如我們的加工基地所屬的克東、甘南、龍江、泰來縣委縣政府,在物流通行、人員安置等方面實行一企一策,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齊齊哈爾市工信局、發改委、農業農村局、商務局及時協助我們辦理車輛通行證,保證了原料采購和成品運輸。黑龍江省商務廳將飛鶴乳業及所屬分子公司列為民生保供重點企業,當我們物流遇阻,貨物物資無法有效保障供應時,也會幫助溝通,為我們排憂解難。這些舉措對我們應對物流風險,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另一方面公司在物流部署方面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應對作用。疫情之前,飛鶴就與多家物流供應商合作,實現了全國各地物流覆蓋。當然,在這個特殊時期,物流成本、用工成本肯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飛鶴目前現金流充足,可以充分保障全年的正常運營。
南方周末:那您認為這種影響是短期的還是會持續相對較長的時間?
冷友斌:從短期來看,疫情會給中國經濟增長造成一定干擾。但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目前舉國上下都在全力抗擊疫情,相信大家很快就能打贏這場戰“疫”,社會經濟各方面也將迅速恢復。
南方周末:為應對疫情,公司在研發生產以及營銷服務方面是否進行了一些調整?
冷友斌:有一些調整,核心還是圍繞保供。在渠道方面,飛鶴逐步強化線下渠道優勢,加快線上線下的一體化進程,實現電商、商超、母嬰店同頻共振。為了確保疫情期間備貨充足,大年初二開始我們就著手部署“疫情供貨保衛戰”。同時,倡導電商、經銷商等合作伙伴抱團發力,與天貓、京東、蘇寧等電商以及線下門店合作伙伴對接,讓產品從工廠到各平臺大倉,再到商超及社區倉的轉運保持通暢。
產品安全和品質是乳業企業的核心責任
南方周末:作為企業負責人,站在這個時點進行回顧的話,您覺得飛鶴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做對了什么?
冷友斌:首先是對食品行業社會責任的堅守。嬰幼兒奶粉事業,是母親的事業,良心的事業,民族的事業。作為擁有58年發展歷史的民族乳企,我認為在疫情期間飛鶴有責任、有義務保證消費者服務,幫助媽媽和寶寶們抗擊疫情。其次是決策部署快,疫情發生后,我們啟動疫情期間消費者服務機制,一是不停產,確保持續生產新鮮高品質奶粉。二是電商和物流部門緊急聯動,保障所有訂單及時出庫,發往全國各地。三是做好質量檢測。我們的客服團隊開通飛鶴“24小時接線服務”,隨時準備應答消費者的問題,緩解大家的焦慮。
南方周末:經歷此次疫情,您對乳業企業未來發展有哪些建議?
冷友斌:就乳業行業而言,這次疫情一定程度上會強化消費者線上購物的習慣,一方面各大乳業企業會加大對電商業務的布局,另一方面線下門店可能會引入線上賣貨機制,實體店線上化或許會成為行業的一個新趨勢。但產品的品質仍然是核心,乳業企業需要持續關注的始終是奶粉的研制和生產,確保為消費者提供安全、高品質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