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晚年與中國文化名人后裔的交往
責任編輯:朱又可
胡適
(一)嚴復的孫女嚴倚云、嚴停云致胡適信三通:
州立師范學院
1950年1月11日
親愛的胡博士:
一直想給您寫信,但總未動筆,否則您早就收到我的信了。
謝謝你為我離開中國所做的一切!否則我根本不可能到這里來。
這是我同一學院的第三年,我想是應該考慮去選擇一所學校了,否則真的年紀太大。(疑有脫文?)我將在復活節前后來紐約,假如您在那里,而且有時間,我希望能來看望您。
尊敬您的:伊莎貝勒 嚴倚云
又及:請在附件的空白處附上獎學金的保密推薦信,巴伯獎學金(好像是一項密歇根大學頒給杰出東方女性的獎學金)的推薦信應寄送至Frank Huntiey博士秘書處。
810西 第30街
洛杉磯7,加州
5月1日,1958
親愛的胡博士:
謝謝您讓我和高叔哿相識,我們事先都沒有很高的期望。但時間一長,我們發現雙方的生活哲學、思想觀念、興趣愛好驚人地一致,甚至我們的缺點也差不多。既然我們想找到不太可能,我們覺得難以置信。我從未遇到這樣一個小伙子,他欣賞我最珍視而其他人往往忽視的部分性格,也容忍我的缺點。他從未遇到興趣如此廣泛的姑娘,雙方皆相信家庭幸福取決于互相容忍對方的缺點,而不是青春、美貌、財富、社會地位等擇偶的世俗標準。為了維持開始的好印象,為了公平,所以我們雙方都很坦誠。
當我們發現雙方想法一致時甚至有點害怕,(此處模糊不清)都相信對方是最好的另一半。
我們各寫了約二十封信之后,我有幸收到肯塔基州萊克星屯外語會議的邀請,我有一站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停留,我們決定這次會議之后第一次見面。我們甚至說不清誰發起了見面的動議,其實是在鴻雁往返中同時發出的。
我們不知對方的年齡和長相,這沒關系。我們都朝氣蓬勃,思想成熟,行為得體。見面之后,我們發現雙方都比自己以前的信中描繪的要好。
當我們步入酒店的電梯,叔哿聽到我和電梯員說了一句話,他馬上打定主意不讓我溜走。我們沒有看電影,也沒有上館子,我沒有穿上漂亮的衣服或高跟鞋,我們只是坐著喝了幾杯茶(我帶了茶葉,叔哿帶了熱水器,事先并未商量)。我們周六下午三點多鐘會晤,十一點分手(因為他看到我累了),次日上午八點半我們再次見面。下午兩點我們做出決定,叔哿一旦辭職找到另一份工作,我們就在洛杉磯安家,或許是1959年秋天。假如我待在這里,很難找到工作,所以我們作此決定。我應在1959年秋天排隊等待提升或者終生職位。叔哿在洛杉磯找到一個好工作則不為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