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企業家|丁香園毛蔚明:互聯網醫療平臺應加強對公共衛生領域的關注
主持人: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侯明輝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大批企業、企業家積極行動,參與到疫情防控當中。伴隨企業逐漸復工復產,抗擊疫情也進入新的階段。為了解復工復產后企業負責人對疫情防控的全局思考和系統行動,以及疫情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和企業的應對之策,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策劃了【“疫線”企業家】專題,邀請企業負責人進行訪談。本期嘉賓:丁香園副總裁、黨委副書記毛蔚明。
梳理每條信息背后的證據鏈
南方周末:在疫情防控中,疫情信息的透明公開至關重要。丁香園在這一方面做出了及時響應,推出“疫情地圖”,到目前丁香園疫情信息相關頁面的訪問數據情況如何?
毛蔚明:截至2月26日12時,我們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實時動態”整體頁面累計瀏覽量超過25億人次。我們覺得疫情地圖有助于整體協助有關部門完善數據統計、提高信息效率,也幫助公眾全面、及時獲取專業信息,避免恐慌情緒蔓延。
南方周末:在這些海量數據的聚合、再編輯、再創作的背后,丁香園團隊作了哪些創新性工作?
毛蔚明:1月21日,丁香園綜合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及全國大部分省市醫療衛生機構的權威發布渠道,統計了全國乃至全球新型肺炎的相關數據,并分地區對確診、疑似、重癥、死亡、治愈等數據做分類梳理,建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實時動態”更新頁面。我們根據流行病學原理呈現了全國疫情新增趨勢圖、全國疫情新增確診病例趨勢圖、全國疫情病死率趨勢圖等。我們還首次引入全國疫情風險病例趨勢圖,輔助大眾更好地進行疫情趨勢判斷。此外依托微信平臺服務號功能,上線“疫情信息訂閱”服務,讓用戶精準訂閱自己特別關注的地區疫情。針對各類渠道存在的謠言,丁香園創新推出針對疫情的“謠言排行榜”,截至目前,近130條各種謠言得到了丁香園的專業解釋,為大眾緩解焦慮情緒,推進社會穩定。
南方周末:針對疫情謠言類信息,丁香園如何做到及時識別并保證識別的準確性?
毛蔚明:丁香園的底層方法論和思維邏輯遵循醫學領域的循證醫學概念。我們認為,每一條信息以及新聞背后,梳理的過程中其實梳理的是證據鏈,所以我們永遠都只看證據。當一個信息沒有充分的證據,甚至我們能找到反面證據來駁斥這樣的信息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認為這條信息是屬于謠言或者是存疑的。丁香園并不會一上來就把網上所有的言論或者輿論信息稱之為謠言,我們只認為它其實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只有被認定是不成立的時候,它才能被稱之謠言。所以我們所謂的必要辟謠并不是默認所有的信息都是謠言,在我們的眼中這些都是信息,只是有些信息是有明確的正面的證據來證明,有些是有負面的證據來證偽的。
南方周末:丁香園面向湖北地區用戶開展線上免費義診,其他地區的用戶咨詢相關健康問題,也可以享受義診特惠價。這些舉措的成效如何?
毛蔚明:1月24日中午,丁香園經過緊急盤點,嚴選三甲醫院醫生參與,面向湖北地區用戶開展線上免費義診,其他地區的用戶咨詢相關健康問題,也可以享受義診特惠價,所有優惠費用均由平臺補貼給醫生。疫情期間的在線活躍醫生總數共計約1.5萬名,總問診量達60萬。通過與學習強國、騰訊健康、人民好醫生等第三方知名App,進一步擴大服務范圍。我們覺得這一操作可以幫助緩解醫療資源緊張的態勢、規避交叉感染風險、也有助于消解公眾恐慌并緩解焦慮情緒。
主動應對疫情影響,長遠看更為樂觀
南方周末:丁香園團隊目前是在崗辦公還是在線辦公?在員工健康防護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毛蔚明:目前我們采取多種方式來推進復工工作。2月10日,丁香園/丁香醫生作為杭州首批復工白名單企業之一,正式復工。事實上,還未返廠期間,行政服務就定時在內部播報了消毒防控情況,并對于員工的返崗問題一一進行解答說明。復工第一天,團隊為每個伙伴提供口罩,同時公布辦公區域的疫情布防圖,配備廢棄口罩垃圾桶以及無接觸供應的午餐晚餐。除此以外,公司HR還統計了杭州員工居住小區的位置及距離,鼓勵內部拼車。對于部分地區目前無法返回的伙伴,丁香園團隊每天統計身體狀況,遠程提供復工協助。我們部分團隊還舉辦在線睡衣派對等互動活動,緩解同事的焦慮情緒。
南方周末:疫情是否對丁香園的經營產生影響?
毛蔚明:疫情的發生的確對不少企業正常的經營運作計劃產生了影響。丁香園針對疫情啟動的一系列動作都不是原定的經營運作計劃中的,在疫情發生時,我們希望發揮企業本身擅長的領域在這樣的環境中承擔起自己社會責任。
回歸企業本身,春節期間很多業務本身就是停滯的,所以初期對我們的影響并不大。疫情是國家面臨的一個重大災難,這期間我們幾乎停了所有的外部商業合作,全力生產疫情科普內容,我們也拒絕了一些品牌在這個時機中的營銷合作需求。目前來看,第一季度的經營已經受到了影響,但這些影響也在我們的預料之中,畢竟是我們自己主動選擇的。從長期來看,甚至我們對疫情的影響還是比較樂觀的。
南方周末:樂觀的原因是什么?
毛蔚明:疫情作為一次全民關注的公共衛生事件,讓普通公眾和品牌都對“健康”這件事有了史無前例的關注和認知,“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在這次的疫情中完成了最廣泛的社會教育。經歷過這一次疫情之后,人們的健康素養也有所提升。這種素養的提升帶來的是對健康價值點的持續關注。除了觀念的教育,還有用戶習慣的教育,疫情之下,本來稍顯陌生的在線問診服務走進更多大眾的生活中。在線問診服務因為方便快捷,同時大幅降低了調用一線城市優質醫療資源的成本,減少醫生感染病毒的顧慮,解決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在疫情期間為大眾緩解焦慮情緒,提供常見病、慢性病以及日常健康咨詢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當然這個時候互聯網首診、醫護人員不足等供給側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也會凸顯出來。問題恰恰就是機遇。丁香園擁有中國70%的醫生資源,所以有足夠的醫生資源可以在這種節點盤活的。我們也呼吁相關機構和職能部門能積極考慮,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對互聯網首診開展積極探索。
政府和醫療企業都應加強對公共衛生領域的關注
南方周末:在這個時點進行回顧的話,您覺得丁香園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做對了什么?
毛蔚明:丁香園沒有為了疫情而去刻意做很多改變或調整,之所以能夠第一時間響應,這些離不開團隊的積累以及平時的各項完善機制。比如丁香園旗下的丁香醫生給自己的定位是成為“健康方生活方式的向導”,在這樣的定位和目標方向下,團隊平時做事都是這樣的,在任何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都會第一時間給大眾提供完整、科學、嚴謹的信息來幫助大家了解重大衛生事件以及背后的科學常識、健康常識。所以在疫情第一時間,我們就能迅速啟動相關項目,不管是疫情信息的科普還是醫生資源的調動。
南方周末:接下來丁香園在疫情防控方面還會開展哪些工作?
毛蔚明:目前疫情防控工作進入新的階段,我們對大眾的教育還是在持續的。比如現階段關于企業復工、通勤等環節中的疫情防控疑問,以及相應存在的一些焦慮、恐慌情緒,我們都會做好內容科普,幫助大眾答疑解惑。對于因為疫情而新接觸丁香園和丁香醫生的大眾用戶,我們也將持續為他們提供日常健康生活指導以及在線問診服務。隨著部分國家出現相關疫情,我們也將積極主動把相關資源的版權公開,在全球范圍內與更多的大眾、醫務工作者共享,攜手更多戰線一起做好抗疫工作。
南方周末:您對互聯網醫療平臺參與應對類似重大公共事件有哪些建議?
毛蔚明:互聯網醫療平臺目前還是關注醫療領域,我們注意到,類似這次疫情,實際上是公共衛生領域的事件,所以我認為互聯網醫療平臺應該加強對公共衛生領域議題的關注。
我覺得疫情折射出了一個“重臨床輕公衛”的問題。目前國家醫療教育體系重視的是醫生解決疾病的問題,忽視的是公共衛生和流行病的管理預防問題。當下的公共衛生和流行病系統培訓有待進一步完善,部分醫生缺少公共衛生的背景和知識,這樣的漏洞和缺陷應該引起政府的關注,公共衛生的投入和醫生流行病的教育和培訓應該進一步加強。這樣的背景趨勢下,互聯網醫療企業應該主動增加相關公共衛生領域相關產品的研發。另一方面,公共事件的突發機率較高,相應的突發事件處理機制、責任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也顯得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