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的酒與機上女郎之醉
對于家鄉美食,我們回顧起來有滋有味,無非是它們與自己的童年少年有關。那些時光一去不復返,任由潛意識將其狡猾地剪輯,留下些美好的片段。
責任編輯:朱又可
桐城的六尺巷。
桐城派發源地安徽桐城,號稱文都。出的文人被別處爭搶。如今據說西門慶的籍貫都有人爭,但桐城人有潔癖,不一定什么都爭。如阮大鋮,頗有才情。陳寅恪曾稱:“往歲讀詠懷堂集,頗喜之,以為可與嚴惟中之鈐山,王修微之樾館兩集,同是有明一代詩什之佼佼者?!笨上谡紊虾芡稒C,如墻頭草,人品不佳,如今落得“桐城不要,懷寧不收”。說來說去,大家都想爭文化資源。只是桐城五大世家張姚馬左方,家家群星璀璨,挖掘不盡,為文化富礦,有時候就任由他人去爭了。
我更感興趣的是桐城美食。在我心目中桐城是食都。食如文,無天下第一,各有各喜歡。對于家鄉美食,我們回顧起來有滋有味,無非是它們與自己的童年少年有關。那些時光一去不復返,任由潛意識將其狡猾地剪輯,留下些美好的片段。
國內處在大發展期,不少人在討論出國的利弊。生活包括方方面面,大家各取所需,不必打包起來,作統一的論斷。很多事情,無非是一利換一弊,或是幾利換幾弊,沒法像高考成績那樣各門功課總起來算總分,哪有那么多患得患失。再說了,如果一個人皮不夠厚,心不夠黑,膽不夠大,再有機會,又能怎樣?還不如過些安穩的日子。但在吃的方面,出國還真算得上“放棄優厚待遇,毅然出國” 。
在美國小城市生活,遠離華人超市,買不到什么食材,因陋就簡還是挺憋屈的。有時候我試圖借他人的食材,成就自己的滋味。比如美國人蒸面包的發酵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