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票讀者”的三個層次
南社是清末民初的一個文人社團,相關研究本來很小眾,但是近來有本署名“曼昭”的《南社詩話》卻意外地火了。
責任編輯:劉小磊
南社是清末民初的一個文人社團,相關研究本來很小眾,但是近來有本署名“曼昭”的《南社詩話》卻意外地火了。
據說蕭伯納曾言:別人夸獎我的時候,我總覺得很不安,因為他們夸獎得不夠!又據說李敖特別喜歡這個段子,其言下之意當然也不難懂??墒遣灰X得他們太狂或不近情理,因為這并不奇怪,日常生活中也時時可見。為什么你夸人家人家還不高興呢?通俗地說,這就叫拍馬屁拍到馬腿上了。那為什么拍不好呢?因為你沒有真正懂人家,你說的是外行話。
臺灣詩人余光中曾提出一個“半票讀者”的概念,說有些讀者“在文學欣賞的國度,仍屬買半票的童年”。葉嘉瑩先生也曾引用余氏之說,認為有些讀者的欣賞能力沒有長成,不會分辨作品的好壞。同理,你要是想夸一個人,卻把人家與他不喜歡、甚至看不起的人并列,那人家也鐵定不高興,這就叫“羞與為伍”。又或者你比擬不倫,甚至張冠李戴胡亂夸一通,人家當然會更惱火。初唐楊炯說“愧在盧前、恥居王后”,就是明顯對所謂“王楊盧駱”的排名很不滿意;葉嘉瑩先生也很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