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再出發:“新個體戶”領跑數字經濟時代
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個體戶”,不是自給自足、事事親力親為的低級經營方式,比如說淘寶上一個個體商家,LOGO是設計平臺上采購的,物流顯然是外包的,樣品照片是請專業攝影工作室拍攝的,產品和包裝是定制的,等等。與傳統個體戶相比,新個體戶實現了依托數字技術提供的效率提升,更好地發揮了個體技能優勢,從而成為融入經濟網絡的功能節點。
責任編輯:陳斌
2月28日,河南一公司電商平臺工作人員在平臺上處理訂單。
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個體戶”,不是自給自足、事事親力親為的低級經營方式,比如說淘寶上一個個體商家,LOGO是設計平臺上采購的,物流顯然是外包的,樣品照片是請專業攝影工作室拍攝的,產品和包裝是定制的,等等。與傳統個體戶相比,新個體戶實現了依托數字技術提供的效率提升,更好地發揮了個體技能優勢,從而成為融入經濟網絡的功能節點。
“個體戶”這個名詞的熱火朝天還是在1980年代。上山下鄉的熱潮退去,大量青年回到城市,回家的興奮感還沒幾天,失業的打擊感就來了?!胺掂l青年”變成“失業青年”,個人苦悶、家庭痛苦、社會失序,這一系列問題“倒逼”出解決方案。
1980年年底, 19歲的溫州姑娘章華妹從溫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了中國第一份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個體戶的存在受到了政府的正式承認。1981年底,全國個體戶首次突破100萬戶;到1987年底,個體戶超過了1000萬戶。由此中國民營經濟開始起飛。有意思的是,當民營經濟發展趨于成熟,個體戶逐步退出了人們的視線,很多學者、官員都認為“個體戶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終將退出歷史舞臺”。這一“蓋棺定論”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可惜“棺材板”蓋不住。
近年來個體戶又重新崛起,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寵兒。人社部勞科院近日發布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個體就業人數1.7億,近5年來個體經濟吸納新增就業占比68.5%,成穩就業主力。個體戶不僅回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