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方寶劍”這樣使用——專訪環??偩治髂隙讲橹行闹魅务R寧

“地方環保部門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上!”

環保督查是政治文明的體現——這個社會需要監督,需要各種力量相互制約,才能做到統籌,讓不同利益主張的人能有話語權、知情權、維護基本利益的權利,才談得上公平和正義。作為執法者,我們必須在其位謀其政,怎么能和違法者坐在一條板凳上去商量呢?

 


黃磷廠位置示意圖    向春/制圖

  2006年10月,環??偩治髂隙讲橹行恼綄ν鈷炫妻k公。他們的工作范圍是云貴川藏渝五省市區,一年來累計辦案102件,關停違法企業21個,涉案金額超過100億元,23名涉案政府官員和國企負責人分別受到撤職、降職、記大過、嚴重警告等處分。
  在地方政府的眼中,這個中心一開始“也就是個事業單位”,到如今“還真的有點‘東邪西毒’的意思了?!倍偩汁h監局的評價是:“干出了地位,干出了名堂”。

  南方周末:督查中心發揮作用的機制是怎樣的?
  馬寧:環保督查制度,是環??偩贮h組借鑒發達國家流域管理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建立起來的。督查中心在具體案件查處上,采取“一事一委托”的方式,由環??偩汁h監局具體委托授權。

  南方周末:做環保欽差,有些什么樣的體會?
  馬寧:第一,沒有“尚方寶劍”不行。今年1月我們接到投訴,稱貴州六盤水發電廠和野馬寨電廠存在未批先建等問題,后來發現這些問題半年前就被國家多部委點名批評,責其停建整改。業主和地方政府一再對我們說:貴州很窮,兩個項目累計投資70多億元,停下來每天要損失上千萬。雙方陷入僵持,這時國家總局的區域限批指示到了,兩個違法項目第二天即全部關停。
區域限批和行業限批是實質性的約束,而原來的“限期整改”相比起來只能算是軟約束。接下來的手段會越來越“硬”,比如通過節能調度,將使達不到一定規模,且未上環保設施的企業不能上網售電。
  第二,公眾參與是基礎。一年工夫辦了102個案子,哪來那么多線索?——60%以上是群眾舉報的,我們在人武系統、公安系統、地方NGO中都交了很多朋友,沒有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我們就是盲人瞎馬。
  還有,媒體介入是推動,地方協助是保障,必須求得地方的理解。督查中心主動拜訪了西南五省區市各級黨政領導,求得他們支持。省市領導的幾句話,比我們在下面做一年的思想工作還管用。當然,自身建設更是前提,得把每一個案子辦成鐵案。對我們辦得有的案子,有的企業和地方政府不服氣,向上級打報告提出質疑,但我們出示了暗訪采得的錄像證據,對方立馬沒話說了。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就看誰的腦子快一點,招數多一點。否定之否定,是需要智慧的。

  南方周末:督查中心與地方環保局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定位?
  馬寧:我曾經對記者說:“地方環保部門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上!”《成都商報》做成了通欄大標題。
  有些大企業,地方環保部門連廠門都進不去,有些特大型水電企業是武警站崗。督查中心代表國家執法,強度和力度肯定不一樣。
  我國環保法規定:本級人民政府對本地區的環境保護負全責。我們是督查,只對典型案件、大案要案直接兜到底,一般案件都會依照有關法規及時移送地方環保部門。全國環保是一家人,不是一個博弈的關系,而是怎樣更好地形成共識,形成合力。
  我認為環保督查是政治文明的體現——高度文明的社會是需要各種力量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讓不同利益主張的人都具有話語權、知情權,這個社會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公平和正義。作為執法者,我們必須在其位謀其政,不能把屁股坐到別人的板凳上去考慮問題。超標排放、不搞環評,本身就是違法行為。我們怎么能和違法者坐在一條板凳上去商量處理結果呢?查假藥的和賣假藥的怎么能夠商量?警察和小偷怎么能在一起商量呢?

  南方周末:地方環保監管部門處于一種什么樣的工作狀態?近年來屢屢爆出地方環保部門主動或被動造成行業監管職能缺位的狀況,從政府到環境監管部門,缺乏嚴格監管執法的驅動力,這是一個特定發展階段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對這一點,在您的督查工作中有什么樣的體會?
  馬寧:讓一個地方環保部門胸懷全國,可能困難。環保局是本級政府的直屬單位,在有的省市政府還是組成部門,它必須對本級政府負責。他們的視野、胸懷,就是本級政府的視野、胸懷,在這個問題上,省、地、市、縣各有各的視角,讓他們從國家層面看問題是不切實際的,而片面地矮化他們,說他們是違法排污企業的保護傘,也是不實事求是的。
  一個地方長期存在嚴重的環境污染,確實和這個地方的環保部門不作為有關系。不作為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必須服從本級政府的決定,有的是能力建設太差,很多貧困地區裝備相當落后,搞監測靠眼睛看、鼻子聞,有時還把自己熏倒了,還有中毒的。也有的是工作責任心不強,雖無主觀故意,但工作懈怠。極個別的和違法分子沆瀣一氣、內外勾結,這種情況一經查實,地方黨委對當事人的處理是相當重的。

  南方周末:對西南地區的總體環境現狀,您做出何種評價?
  馬寧:環保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是同步的。西南地區地處祖國西部,經濟相對落后,從環保法規體系、監測監管力量、地方重視程度——尤其是在環境保護的投入能力方面要比東部、中部差好幾個數量級。

  南方周末:如果說我們全民族正在進行一場GDP導向與環境導向之間的爭奪戰,如何概括今天這一戰的進展程度?
  馬寧:最近五年,我們正在從單純追求GDP轉向統籌兼顧——與資源、環境、人口的統籌,至少從理念上有了意識,口號是喊出去了,但行動上還慢了半拍。最基本的制約是經濟發展水平。經濟越強,統籌能力就越強。經濟不發展,就會陷入困局、甚至陷入死局。
  西南很窮,曾經有一位副省級城市的官員向我表示:環保對中國人是奢侈品,我們現在解決的是穿褲子的問題。我還聽到一種說法:地方政府惟有在經濟發展上是突擊隊長,在其他方面都是滅火隊長。說白了,盡管現在環保是共識,但沒有GDP的兩位數增長,任何地方官在自己的位子上都會坐不穩。中央將主要污染物指標列入考核,就是對沱江、松花江等重大污染事件痛定思痛的結果,近一年來我們偵辦的百余件大案確實弄得有的地方政府既沒有面子也沒有里子,但它在客觀上卻改變了這個地區決策者的觀念。今年四川在環保方面的專項投入凈增一個億,環境監察人員下一步要增加上千人,應該看到:長江上游水質有望改善。
  曙光在前。到2020年,環保的整體趨勢將會出現一個非常大的變化。那時候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比2000年翻兩番,全社會應該對國家的整體統籌能力充滿信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