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復陽”

核酸檢測陰性并非患者可以出院的唯一要求

責任編輯:汪韜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2020年2月13日,在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服務機構,檢測人員對采集來的樣本進行標本信息核對。(新華社/圖)

(本文首發于2020年3月5日《南方周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刊“疫線報道”)

核酸檢測陰性并非患者可以出院的唯一要求。在診療方案中,出院標準還包括體溫、肺部影像等臨床指標。

實驗室技術指標不能取代臨床表現,出院與否,判斷應由最了解病人臨床病情的醫生結合實驗室檢測結果來下。

“從廣東全省的隨訪來看,目前沒有一個核酸陽轉病人肺部情況是加重的?!?/p>

在采樣方法上,上海和廣州加入了肛拭子核酸檢測。國家衛健委3月4日公布的第七版診療方案加入了血清學檢測。

沒想到,在江蘇徐州,出院患者的歡迎儀式卻使得更多人隔離。

2020年2月24日,出院并隔離14天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王某和家人回家了,鄰居和街道舉辦了“濃濃鄰里情”的歡迎儀式。然而26日,二人的核酸復查結果卻是一人陽性一人弱陽性,再次入院隔離觀察,小區單元樓又重新封閉,且小區65人需要居家隔離。

截至3月2日,中國內地累計出院患者已達到4.7萬余例。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第六版診療方案,出院患者被建議在出院之后第二周和第四周到醫院復查。

復查后核酸檢測“復陽”的消息不斷出現。距離江蘇千里之外的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鐵在2月2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廣東省出院患者中有14%的人“復陽”。

3月4日發布的第七版診療方案也特意提到復陽的問題,要加強健康管理和隔離。這些消息讓人恐慌:復陽意味著治愈者重新得病嗎?他們還有傳染性嗎?新冠病毒沒完沒了了嗎?

出院時也許就沒治好、沒測準

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是絕大部分生物獨一無二的“身份證”,新冠病毒的“身份證”是一段RNA。

如同刑偵部門可以通過DNA找到陳年舊案中的犯罪嫌疑人,檢測人員可以通過咽拭子或是肛拭子,從患者的喉嚨深處或肛門中采樣,送到實驗室檢測,來確定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因此,核酸檢測結果呈現的陰陽性是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標準之一。但核酸檢測的精確度與采集人員本身、采樣質量、試劑盒型號等諸多因素相關。

以咽拭子為例,采集人員需要將拭子(一根白色長條棉簽)深入到患者的咽喉深處,提取分泌物。采集過程中,患者可能隨時因為這種不適感而引發咳嗽、嘔吐,對本就身穿防護服行動略不便的采集人員來說,更是增加了采集難度。

在2月初核酸檢測的精確度就受到過質疑。南方周末曾報道過,湖北省早期存在假陰性病人——已經有了嚴重的臨床癥狀,卻因為核酸檢測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