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醫療界四大“天團”|協和醫院:最頂尖的醫生,也要拼“基本功”
如果給醫療界“四大天團”打造一個明星組合,北京協和醫院是毋庸置疑的“C位”隊長
發自:武漢
責任編輯:曹海東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我是大年初一接到命令,初二就帶隊過來,看到的情況跟原來想象中還是不太一樣:一些發燒患者有合并癥,跑到各醫院、各科室去看病,患者住不進醫院,一床難求……令人措手不及。
患者一下子太多了,根本不可能有哪座城市、哪家醫院,有這么多的ICU。我們現在在武漢,僅馳援湖北的醫務人員就四萬多人,這是不可想象的。
要組織流行病學專家了解疾病的傳播途徑,對傳染源早發現、早隔離,才能有效地阻斷傳播。就好像你在這兒擦地,但水龍頭都沒有擰緊,不管用吸水機或任何機械,地面永遠都擦不干凈。
協和醫院醫護人員上班前穿防護服。
如果給醫療界“四大天團”打造一個明星組合,北京協和醫院是毋庸置疑的“C位”隊長。
在中國,協和醫院被譽為攔在病人和死亡之間的最后一道關卡,治療各類疑難重癥的最頂尖專家匯聚于此,連續十年在中國醫院排行榜中蟬聯榜首。
1910年,東北鼠疫大流行,戰功卓著的防疫先驅——伍連德,最早讓中國人用口罩預防傳染病,拯救了億萬生命,他也是協和醫院的籌建者之一。
如今,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協和醫院先后派出186人的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傳染病重癥加強病房(ICU)病房,32張床位,大多是氣管插管,上了有創呼吸機,承擔最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
正因大咖云集,有不少極難搶救的病人,會被拉到同濟中法醫院再“搏一次”。不過,見慣了各類疑難雜癥的協和的醫生們,面對早期武漢市的慘烈境況,還是感到心痛:很多患者已合并多臟器、多系統功能受損,病情非常危重了。
在武漢,北京協和醫院ICU,能依仗的“優勢”技術已回歸于日常最扎實嚴謹的“基本功”——在對疾病認識尚不夠清晰的情況下,通過觀察患者細微的臨床癥狀表現,盡早做出有效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