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義”與“良知”之間徘徊——以色列移民政策一瞥

經過差不多十年的波折,以色列的外勞制度基本上定型。這個制度有兩個基本要點:第一,外勞只開放工作,絕不開放移民,所以工作簽證只給五年,因為按照以色列法律,連續合法居住五年以上的外國人有要求定居的權利。第二,只在以色列人根本不肯工作的特定領域開放工作簽證,目前這樣的領域有四個:家政護理(主要是菲律賓人)、農業工作(以泰國人為主)、建筑工程(以中國人為主)、亞洲風味餐飲(主要是中國人)。其他行業如果想雇用外國人,需要走專家人才的途徑。

責任編輯:陳斌

經過差不多十年的波折,以色列的外勞制度基本上定型。這個制度有兩個基本要點:第一,外勞只開放工作,絕不開放移民,所以工作簽證只給五年,因為按照以色列法律,連續合法居住五年以上的外國人有要求定居的權利。第二,只在以色列人根本不肯工作的特定領域開放工作簽證,目前這樣的領域有四個:家政護理(主要是菲律賓人)、農業工作(以泰國人為主)、建筑工程(以中國人為主)、亞洲風味餐飲(主要是中國人)。其他行業如果想雇用外國人,需要走專家人才的途徑。

俯瞰以色列特拉維夫。 (IC photo/圖)

2000年9月,特拉維夫大學的校領導碰到一件困惑的事情——語言學系的一位比利時籍終身教授M失蹤了,不來教課,也聯系不上。經過多方查詢,最后在移民警察局的監獄里找到了人。說來令人難以置信,此公任教幾十年,在校內是人人尊敬的學者,在以色列內務部那里卻是一位每年要申請一次打工簽證的臨時外籍勞工,到了移民警察在街上查到他簽證過期時,他就成了非法居留的外國人。當校長憤怒地質問警察怎么可以這樣對待一位教授時,警察滿不在乎地回答說:“我們這兒只有合不合法,沒有教不教授?!?/p>

其實這位教授簽證過期也是有原因的。1990年代以前,以色列被看作是危險地區,沒什么人愿意去;勞動力雖然有缺口,但那時候巴勒斯坦地區與以色列本土連成一體,毫無障礙,體力工作基本上都是巴勒斯坦人包下了,所以根本不存在外國人非法居留的問題。九十年代起,中東和平進程起步,以色列的國際環境大為好轉;經濟起飛,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