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孫楊藥檢案:為什么兩次聽證會的結果大相徑庭?
孫楊藥檢案被上訴至國際體育仲裁庭(CAS)之后,判決于近日公布,孫楊被禁賽八年。令許多人疑惑不解的是,為什么孫楊在國際泳聯內部召開的第一次聽證會中取得了勝訴,僅一年以后,卻得到完全相反的重判。
責任編輯:邢人儼
2019年11月15日,孫楊(左二)在聽證會上。
孫楊藥檢案被上訴至國際體育仲裁庭(CAS)之后,判決于近日公布,孫楊被禁賽八年。令許多人疑惑不解的是,為什么孫楊在國際泳聯內部召開的第一次聽證會中取得了勝訴,僅一年以后,卻得到完全相反的重判。
藥檢事件發生兩個多月后,2018年11月19日,國際泳聯反興奮劑委員會在瑞士洛桑針對此事舉行了聽證會。這是對孫楊藥檢事件的第一次審理,聽證會持續了13小時。結果于2019年1月3日公布,裁定孫楊沒有違規。
實際上,這是一場險勝。國際泳聯長達59頁的裁決報告里寫道,這是一個“勝負難分”(close-run)的決定——后來據媒體披露,國際泳聯內部就此事進行的投票,贊成和反對的票數十分接近。裁決書罕見地單辟一章,對運動員提出了警告,兩次形容孫楊的行為“愚蠢至極”(foolish in the extreme),“運動員等于是把自己整個運動生涯維系于一場賭博……這在反興奮劑委員會看來是愚蠢至極的”。
隨后,國際反興奮劑機構(WADA)將孫楊和國際泳聯(FINA)共同上訴至國際體育仲裁庭(CAS)。2020年3月4日,CAS公布了78頁的裁決書,案件細節公之于眾,釋疑了藥檢案的諸多疑云。
檢測人員究竟有沒有資質?
在兩次審理過程中,雙方始終爭論的焦點是檢測團隊的資質問題。2018年9月4日當晚,對孫楊進行檢測的人員一共有三位,分別是主檢官、血檢助理和尿檢助理。受雇于國際興奮劑檢查管理公司(IDTM)的主檢官出示了主檢官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