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N講 | 如何增加網課的互動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畫是對一些網課的預言:好多網課可不就是這樣,試圖把書本的內容,通過某種技術的手段,硬灌進學習者的腦子里。這中間到底有什么地方不對勁?一個很大的欠缺,是互動。

責任編輯:朱又可

20世紀初的巴黎博覽會前后,一群法國藝術家幻想未來,畫了一系列以“21世紀法蘭西”為題的明信片。這些充滿奇思妙想的明信片中,有一張畫的是2000年的“未來學?!?。畫面上有一臺機器,上方如同漏斗,一位睿智老者模樣的人正在把書往漏斗里喂。一位年輕小伙子正在搖動曲柄,轉動機器。這知識處理機的另一頭,連接的是正襟危坐的學生。他們的頭上有線纜,直接連接到知識處理機上,貌似知識正從書本的漏斗,下載到學生的頭腦。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畫是對一些網課的預言:好多網課可不就是這樣,試圖把書本的內容,通過某種技術的手段,硬灌進學習者的腦子里。這中間到底有什么地方不對勁?一個很大的欠缺,是互動。

網絡學習不應該只是知識從一個人的大腦,經由電腦,轉入另一個人的大腦。學習是一種社會化的活動。杜威認為,學習應該是學習者主動積極的社會活動,他認為老師的作用,不只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一個學習的“督導者”(facilitator)。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Vygotsky)認為,社會活動可以豐富人的視角,形成更為復雜的世界觀。加拿大裔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更是強調學習是社會性的,例如人們可以通過社會交往和相互模仿獲得學習——其中最為明顯的例子是語言和音樂的學習。

現在,我想說說如何開展網絡互動,這包括互動的類型和網絡討論的注意事項。

圖為 “21世紀法蘭西”系列明信片中的未來學校

網課中的互動大體分四種:學生和學習內容的互動,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學生和學生的互動,家庭和學校的互動。

學生和學習內容的互動(生學互動):學生對于學習內容,首先的體驗可能是接受。如果止步于此,則不存在互動,還需要有相應的消化活動。比如是否有閱讀內容的檢測,學生對于學習內容有無反饋和批評,學生有無將課程中的內容,和更大的專業背景或社會背景關聯,這些都是生學互動的考慮。

學生和學習內容能否有效互動,也涉及整個網課內容的發布方式,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