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企業家|伊利張劍秋:

本期主持人: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研究員史諒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大批企業、企業家積極行動,參與到疫情防控當中。伴隨企業逐漸復工復產,抗擊疫情也進入新的階段。為了解復工復產后企業負責人對疫情防控的全局思考和系統行動,以及疫情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和企業的應對之策,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策劃了【“疫線”企業家】專題,邀請企業負責人進行訪談。本期嘉賓: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

全領域、全地區、全人群、全鏈條抗疫,保障產品可獲得

南方周末:作為乳業企業,伊利的抗疫行動主要聚焦哪些領域和人群?截至目前,公司的投入情況如何?

張劍秋: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們迅速響應,一直沖在抗擊疫情最前線,為贏得勝利匯集每一份堅守的力量。在聚焦一線機構援助及關愛一線工作者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綜合優勢,實現了抗疫行動的“四個全”。

全領域:抗疫情、保民生、穩產業齊頭并進。支援疫區方面,全面調動資源,給予疫區急需的款物支持。1月24日,為春節期間依然奮戰在一線的武漢醫護工作者送去營養與關愛。1月25日,捐贈1000萬元資金專項用于火神山醫院的后續建設。同時,伊利還是第一家給火神山醫院及雷神山醫院進行捐贈的乳制品企業。為緩解一線醫護人員長時間佩戴口罩導致耳朵疼,我們為全國26家醫院及援鄂醫療隊送去了3萬多個牛奶箱提手,幫他們多撐一會兒耳朵。民生保障方面,積極響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聯合啟動的“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行動。同時,嚴格落實國家規定分批次有序復工要求,做好各項防控工作,恢復工廠正常生產運轉,源源不斷地將牛奶等營養產品送達抗擊疫情第一線及全國各地,全力保障市民生活需求。產業穩定方面,第一時間籌集“抗疫”物資馳援上游牧場和奶農,提供“抗疫”指導,著力解決牧場飼草料見底、生產的牛奶難以外運、防護醫療物資緊缺等問題。同時,我們還開通綠色融資渠道,全力支持牧場渡難關、筑根基,不到50天已經拿出6.7億元,預計全年將達到50億元。

全地區:為全國各地抗擊疫情貢獻企業力量。伊利心系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及湖北地區,也高度重視內蒙古自治區的疫情防控,更不忘主動參與全國各地的抗擊疫情工作。1月28日,捐贈2000萬元用于支持湖北省及黃岡市的抗擊疫情工作;1月29日,加入《長江日報》發起的“抗疫人員飲食保障行動”,為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科大附屬天佑醫院等8家醫院配送了牛奶;1月30日,捐贈6000萬用于內蒙古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的疫情防控、購置醫療設備和擴大醫療規模。2月3日,我們抗擊疫情捐贈行動擴展到福建省、江蘇省、云南省、廣東省、貴州省、吉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省區市,數日內共完成上千場捐贈行動。

全人群:為所有一線工作者提供健康保障。作為健康食品領域龍頭企業,伊利守護一線醫護人員身體健康的同時,還為公安民警、社區工作人員、母嬰兒童、中老年人、外賣小哥等人群送去營養關愛。為了給赴鄂醫療團隊更充足的營養保障,從2月15日起,我們陸續向李蘭娟院士醫療隊、中國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隊,以及由北京協和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組成的中國醫療界“四大天團”醫療隊送去了共計1330箱營養物資。同時,我們還為堅守一線的美團騎手送去1200箱營養物資,為騎手們提供健康保障。

全鏈條:帶動全球合作伙伴聯合行動。我們調動全球供應鏈緊急采購100萬個口罩先后送達全國各地疫區,并通過公益戰略聯盟平臺攜手蘇寧、利樂等全球30余家產業鏈合作伙伴聯合行動,共同抗擊疫情。

截止目前,伊利持續投入1億元,將150萬箱營養物資陸續送至全國31個省區市的數千家醫院、疾控中心、診所、隔離觀察點、公安交警部門等一線機構,為一線人員送去營養與關愛。伊利旗下奶粉品牌金領冠已向疫區42個城市的304家醫院(含醫療隊)、40個社區、14家政府機構,以及其他10個省份13個城市的47個單位捐贈了奶粉產品,全力保障醫護人員、警察、社區工作人員等一線工作人員的健康。

南方周末:為解決牛奶、奶粉短缺,保障產品可獲得,伊利采取了哪些措施?

張劍秋: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很多城市、農村實行封閉或半封閉管理,造成物流不便,我們注意到,各地不同程度出現了牛奶、奶粉暫時性短缺。危機促發創新,為了更便捷地滿足疫情防控期間居民的奶制品需求,伊利員工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首先,在渠道方面,伊利各事業部疫情期快速做出渠道調整,與經銷商合作,靈活運用線上訂貨服務,通過微信社群等渠道創新,為減少外出采購的消費者提供服務。例如,伊利酸奶事業部徐州區組織多個“伊利到家”微信群,讓不能去超市的消費者在家通過微信群下單,再由伊利銷售員統計分發,送貨到小區門口。據統計,伊利酸奶終端已經有1300多名業務人員走進社區,開發了12000多家社區生鮮店、類似“伊利到家”的全國微信群已建立9000多個;伊利液奶也累計完成了社區拓展21000多個,累計建立微信社群24000多個。

此外,為了打通最后一公里,伊利“營養騎士”花式送貨上門。伊利一線銷售、業務員、奶粉營養師,靠雙腿、自行車、電動車、私家車,免費將伊利產品送到社區、送到消費者家門口。他們還順便幫寶媽們買起了大米、蔬菜,化身“營養騎士”,確保疫情期間中國寶寶口糧不斷。據統計,截至2月18日,伊利奶粉全國累計送貨上門達55000單。

強服務、助融資、保收購,全力保障產業鏈穩定

南方周末:疫情對伊利的供應鏈造成了哪些沖擊?為幫助供應商和奶農恢復生產、減少損失,伊利做了哪些工作?

張劍秋:此次疫情給伊利上游企業造成的沖擊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勞動力問題,為了保證防控工作,很多企業延遲開工,影響到部分原輔料的供應;其次是資金問題,疫情導致部分企業資金鏈緊張;第三是運輸問題,因部分地區交通管控,很多供應商如牧場生產出來的原奶運不出來,飼草料運不進去。

“厚度優于速度、行業繁榮勝于個體輝煌、社會價值大于商業財富”。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在保障本企業正常生產運轉的前提下,主動伸出援手,給整個產業鏈提供抗疫援助,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緊急提供物資保障,針對牧場缺乏防護物資的問題,我們利用全球產業鏈優勢緊急調動全球資源為牧場提供幾十萬個口罩、2萬余套防護服、20多噸消毒液等防控物資。二是持續提供技術支持,為保障生產秩序正常,我們第一時間強化升級牧場疫情防控舉措,制定《牧場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導手冊》,有針對性地指導牧場和奶農開展疫情防控,并充分發揮智能化優勢,通過綠智能牧場系統,組織專家為分布在全國的合作牧場給予遠程技術指導,確保牧場產出高品質原奶。三是加大融資扶持,在疫情發生后,我們在一直以來的產業鏈金融基礎上第一時間開通綠色融資渠道,全力支持牧場渡難關、筑根基,疫情爆發至今已經為合作牧場發放融資超過7億元,預計全年將達到50億元。四是保障足額足量收購,疫情發生后部分生產企業受迫于經營壓力開始降低收購,但伊利是行業龍頭,我們的選擇從來都是幫助合作伙伴,主動承擔壓力,在疫情期間一直全額收購原奶。同時,我們還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解決供應商的運輸難題。 

逆勢漲薪,讓每一位伊利人對未來充滿信心

南方周末:疫情期間伊利為員工提供了哪些防護與關愛?

張劍秋:在員工防護方面,伊利實施的一系列“關懷計劃”可以總結為“一漲四?!?。一是保障員工的口罩供應,我們調動全球資源,為員工每人每周配備2個N95口罩,特殊崗位每人每周3個,同時開發一次性口罩供各生產工廠一線車間人員,保障生產;二是保障員工營養健康,每日為員工發放一包牛奶,持續增強員工免疫力和抵抗力;三是保障員工生命安全,為全體伊利員工投?!靶鹿诜窝滓馔鈧ΡkU”,為員工生命安全保駕護航;四是保護員工的心理健康,在抗擊疫情期間,各級管理人員每天都要跟下級做好溝通交流,了解員工困難,引導員工不信謠,不傳謠,必要時做好相應的心理輔導。2月26日,我們宣布為員工“硬核漲薪”,替員工解決后顧之憂,為疫后經濟貢獻更大力量。

南方周末:逆勢漲薪背后的決策考量是什么?

張劍秋:針對疫情,潘剛董事長專門組織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專題研究會議,并在內部發表了三次講話,肯定堅守一線崗位、奔赴前線送去防疫物資和營養補給的伊利人的“堅守精神”,強調公司永遠是大家最堅實的后盾。雖然這次疫情讓伊利面對著更大的經營壓力,但潘剛董事長表示,“省什么錢都不能省員工的錢,今年我們要繼續給員工漲薪,要讓每一個在風雨中拼搏的伊利人都感受到溫暖、踏實,都對未來充滿信心?!?/p>

秉持初心,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

南方周末:乳業企業在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承擔的最重要的社會責任是什么?

張劍秋:第一是“保供應”,要確保產品供應,保障人們的營養需求。疫情期間,國家衛健委發布膳食指導,建議大家盡量保證每天300克奶及奶制品,國家發改委也將牛奶列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之一。這就要求乳品企業把促生產、保供應的擔子挑起來,并將此作為最重要的社會責任來落實。

第二是“守品質”,要保證乳品供應品質,更好地守護國民健康。受疫情影響,乳品企業難免遇到一些困難。但越在緊要關頭,越要守住品質底線,這一點絲毫不能放松。疫情期間,伊利一直堅守“伊利即品質”的企業信條,持續為人們提供高品質產品。

第三是“重擔當”,要在保障乳品供應基礎上,有更多的企業擔當。比如對防疫一線的營養支持,對上游奶農的全力幫扶,對企業員工的貼心呵護等,都應該體現出乳品企業的擔當。

南方周末:疫情發生后,伊利快速反應的背后有哪些機制或制度在支撐?

張劍秋:一直以來,在應急救災的相關工作中,伊利總是率先沖在最前列,堅定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地回報社會。針對自然災害的突發性,我們建立了一套企業社會責任內外應急預案系統,形成了聯動企業內外部體系和資源的完善機制,確保迅速作出反應。正因為如此,伊利才能在短短數日,緊急動員全國各地分公司、一線銷售渠道和經銷商等積極參與到抗擊疫情的行動中來,上下快速形成一體聯動、聯防聯控機制,形成內外各方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并迅速展開一系列行動。

南方周末:這次疫情防控對伊利的社會責任體系建設帶來哪些啟示?未來,伊利社會責任工作將聚焦哪些領域?

張劍秋:這次疫情防控給我們帶來的啟示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要繼續以健康為初心。疫情發生,更體現健康的可貴。伊利將繼續聚焦于營養與健康,深耕大健康領域,為人們的健康謀福祉;二是要繼續發揮龍頭企業作用。疫情期間,產業鏈攜手同行,共克時艱,呈現強大的力量。未來伊利將繼續發揮龍頭作用,凝聚行業能量,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

在踐行社會責任方面,未來我們將加大力量關注行業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對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并結合自身實際,形成了伊利可持續發展的WISH體系,未來我們將在產業鏈共贏、質量與創新、社會公益、營養與健康等領域持續發力。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