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換錨” ,你能從銀行口袋里掰回點利息嗎?
LPR下行基本上不影響個人房貸利率,“房住不炒”仍然是當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主導方向。
發自:廣州
責任編輯:馮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近年來支付寶、微信錢包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壯大,各類貨幣基金、理財產品冒出,迫使各大銀行展開存款爭奪,存款成本攀升,壓低了銀行的利潤空間。
(本文首發于2020年3月12日《南方周末》)
LPR下行基本上不影響個人房貸利率,“房住不炒”仍然是當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主導方向。
如今新的LPR機制讓存量和增量貸款集體“換錨”,實際就是為了打破銀行的隱性下限,讓貨幣政策寬松的效果更有效地傳導至實體經濟。
在 LPR 新機制下,銀行貸款端價格下調,但負債端調整較少,存款成本甚至與日俱增,多位銀行人士表達了這種“非對稱降息”的壓力。
2020年3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主要大中型銀行共同發布公告,預示著一場浩浩蕩蕩的存量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工作正式開啟。
簡單來說,只要是在2020年元旦前辦理過商業貸款,參考的是貸款基準利率的人,都將面臨兩個選擇:要么是把當前的貸款利率變為固定利率,以后一直按這個來還貸;要么就是轉換成LPR,那么,未來的貸款利率將隨著市場利率浮動變化。
固定利率大家都很熟悉,就是過去商業貸款一直參考的貸款基準利率,自2015年10月至今一直保持著4.9%的水平。
LPR,即貸款基礎利率。自2019年8月20日起,18家銀行每月報出各自最優質客戶的貸款利率,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計算出平均利率,于每月20日對外發布。
相比央行一錘定音的貸款基準利率,經各家銀行報價形成的LPR顯然更市場化,更能準確反映信貸市場的供需情況。
從2019年8月開始,央行已經提出LPR利率改革,率先對增量貸款“動刀”,明確要求各銀行在新發放貸款中主要參考LPR定價。
不過,增量貸款的體量顯然只是小部分,央行一直提倡要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要實現這個目標,還得對存量進行改革。
按照規定,個人持有的住房、消費、商用房、經營用途貸款以及企業對公貸款、普惠貸款都在此次存量貸款轉換目標范圍內。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刨去不受影響的公積金貸款和扶貧助學創業擔保貸款,再刨去貸款剩余期限不滿一年的貸款,本次涉及貸款總量約為56.4萬億元。原則上,這些貸款的定價基準轉換都將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還背著10年房貸的嚴曉慧日前就收到了建設銀行的電話,她今年50歲,家住佛山。對方指導其盡快在手機客戶端上完成貸款定價方式的轉換。雖說央行提供了兩個選擇,但多家銀行的工作人員還是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鼓勵大家選擇將貸款利率定價轉為參考LPR。
“這是大勢所趨,遲早要換的,現在是政策窗口期,早換早劃算?!苯ㄔO銀行的工作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