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保護區里的獵人傳奇
中國的自然保護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新驛村沒準成了為國家公園的新體制建設提供案例的先行者。
責任編輯:楊嘉敏
新驛村獵人巡護隊隊員合影,正中站立者為老鐘。
(本文首發于2020年3月19日《南方周末》)
翻山越嶺,各路英豪都聚集到一起。說起來,唐家河的巡護隊員跟新驛村的這些獵人過去都是冤家啊,好些村民就是因為溜進保護區偷獵被抓住才判的刑。當年的冤家現在都成了同志。
中國的自然保護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新驛村沒準成了為國家公園的新體制建設提供案例的先行者。
打獵曾是傳統
“樹葉子黃,打鹿子忙”。岷山深處當地把打獵都叫做打鹿子,在特殊語境下,打鹿子又特指打牛羚。牛羚現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在當地傳統的打獵人眼里,那可是兩三百斤肉啊。
“杜書記,你也打獵的吧?”關系混熟以后,我單刀直入。
“哎喲喲,那個我可沒有!”杜書記忙不迭地否認。
“咦,不對喔。我從這前前后后聊天,你自己零零碎碎說起的事情,啥巖羊、麂子、羚牛這些你也干過的啊?!?/p>
杜書記這才釋然道:“哦,你說的是打鹿嘛,我還以為你說的是打大熊貓呢!打鹿嘛,我們新驛村的人以前肯定都干過的。年輕的時候靠山吃山,不過,現在野物也打得差不多了,大家也都得了教訓了,是該改一下了?!?/p>
新驛村在四川省平武縣,位于四川和甘肅交界的岷山深處,是個漢族藏族雜處的地方。打獵是一種傳統,但凡是成年男人沒有打過獵的那才叫稀奇。杜書記所說的得了教訓,就是新驛村從遠近聞名的打獵村變得十分安靜。上世紀八十年代林區很亂,各種濫砍濫伐、盜獵案件多發。新驛村很多人因為打獵被判刑,全村一百六十多戶人,就有四十多戶的戶主被捕入獄。
杜書記對這個深有感觸:“哎呀,窮上高山,富奔平原。一張熊貓皮賣到外頭十幾萬,咋個不叫人動心呢!但那個東西才碰不得,一抓就是一串,哪個打的,哪個賣的,哪個介紹的,哪個倒手的,哪個買的,一個都跑不脫!”
鐘俊德就是因為參與捕獵大熊貓判了七年。返回家鄉已經是“英雄”遲暮。當年獵人是眾人眼中的英雄,大家比的都是在大山里的本領。誰爬山厲害,誰對山林更熟悉,誰有獵鷹一樣的眼睛,攆山狗一樣的鼻子,一眼就能從足跡、樹上的擦痕像偵探一樣準確判斷出獵物的體型大小、活動軌跡,現在這些都變得羞于給外人道了。他的鄰居更是被判了死刑,幸好因為法律修改,最高刑期不再是死刑,撿回一條命來。之后又因表現好,死緩改有期,最近才回到家鄉。
在新驛村進行實地調研時,杜書記和老鐘給作者做向導。
第一次在新驛溝里做野外調查的時候,杜書記和老鐘都陪著做向導。我問老鐘:“這輩子你都打過多少鹿子???”他低低地說:“我沒打過啥?!?/p>
“那你咋被判了七年?”
大約被說到了痛處,老鐘張口卻無語。
杜書記在一旁打趣:“你不要看他吼得兇,他就是跟在別人后面跑,啥都打不到的!”
這大約是對獵人的嚴重侮辱,老鐘被激怒了:“啥子???我給你說,這村里能趕上我的沒得幾個。死在我手上的鹿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