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科幻小說中,瘟疫是人類文明的B面
某種意義上,科幻其實是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瘟疫的本質是什么?一部分答案反倒在歷史學中。世界史名家威廉·麥克尼爾在其名著《瘟疫與人》中發現,大型瘟疫是在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之后出現的。瘟疫實質上是寄生于人類關系的網絡之上的存在,這個網絡越大,關聯越密切,可能發生的疫情也就越大。就此而言,科幻作家一直絞盡腦汁想象各種奇特的瘟疫,就并非單純獵奇,也不只是虛構的故事,也是對未知之未來的擔憂和警醒。
責任編輯:陳斌
某種意義上,科幻其實是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瘟疫的本質是什么?一部分答案反倒在歷史學中。世界史名家威廉·麥克尼爾在其名著《瘟疫與人》中發現,大型瘟疫是在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之后出現的。瘟疫實質上是寄生于人類關系的網絡之上的存在,這個網絡越大,關聯越密切,可能發生的疫情也就越大。就此而言,科幻作家一直絞盡腦汁想象各種奇特的瘟疫,就并非單純獵奇,也不只是虛構的故事,也是對未知之未來的擔憂和警醒。
新冠疫情期間,人們除了高度關注疫情進展之外,也將相關的關切投向文化領域。網上有人發了關于瘟疫的小說書單,但不是太長,主要也就是笛福的《瘟疫年紀事》,加繆的《鼠疫》,當然還有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小說情節和霍亂本身關系不大,只是常被望文生義地理解為霍亂造成的愛情悲劇。至于大名鼎鼎的《十日談》,雖然以黑死病為背景,但絕大部分故事卻與疫病毫無關系。
一個有點尷尬的事實是,主流文學很少以瘟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