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企業家|上汽通用五菱周鈃:
本期主持人: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研究員史諒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大批企業、企業家積極行動,參與到疫情防控當中。伴隨企業逐漸復工復產,抗擊疫情也進入新的階段。為了解復工復產后企業負責人對疫情防控的全局思考和系統行動,以及疫情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和企業的應對之策,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策劃了【“疫線”企業家】專題,邀請企業負責人進行訪談。本期嘉賓:上汽通用五菱銷售公司市場總監周鈃。
打通產業鏈跨界造口罩,巾幗撐起“半邊天”
南方周末:面對疫情,上汽通用五菱從一家汽車企業迅速完成聯產口罩、自產口罩到自主生產口罩機的抗疫轉型,在這個背后公司做了哪些組織統籌工作?
周鈃:疫情爆發初期,我們收到廣西自治區黨委政府對疫情防控的相關需求,經過與區政府共同商討,提出調動供應商資源生產口罩的計劃,得到廣西自治區、柳州市、來賓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項目得到政府批準后,由公司領導牽頭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快速推進相關工作。
在聯產口罩期間,我們主動聯合并協助上游供應商開展政府相關部門溝通、項目資金申請、生產資質認證等方面的工作。在聯產期間,我們嚴格管控生產管理、項目管理、設備保障、質量管控、包裝等方面流程,并向供應商提供了人員及技術支持。面對節后復工潮,“搶原料、搶設備、搶時間”,自建生產線,進一步擴充口罩產能。2月13日,第一批五菱牌口罩批量出貨,形成日均50萬只的產能。從想法提出到第一批口罩下線,僅用時3天。同時我們還緊急調集超過120名專家、精英技師組成核心團隊,24小時不間斷輪班,在1天內完成了口罩機主要的結構設計,僅76小時便完成口罩機的自主生產。2月19日,由上汽通用五菱自主生產的全自動口罩機正式下線并投產,截止目前公司更是建成了22條生產線,可達到日均200萬只口罩的產能。所有的口罩均交由政府統一調配支援抗疫一線工作者,同時捐給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保障其復工復產。
在口罩生產過程中,還有一支重要且特別的力量,那就是上汽通用五菱巾幗突擊隊。為實現口罩安全高效生產,全國三八紅旗集體上汽通用五菱女職委從各基地抽調了政治過硬、技術過硬、身體過硬的120名女工組建了巾幗突擊隊。放假期間,女工們守住家庭防線,與家人們共同宅家抗疫;收到公司的集結號后,她們立刻響應,當天完成集結,換上工服、學習新知、投入生產,24小時輪班保證生產線不間斷,撐起復產抗疫“半邊天”。
穩步推進復工復產,牢筑員工健康“防火墻”
南方周末:公司總體的復工情況如何?在員工保護和心理輔助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周鈃:隨著疫情逐步得以控制,在嚴把安全關的前提下,逐步開始復工復產。目前除湖北地區部分員工仍然在家辦公外,其余區域員工都已逐步返回公司。職能部門2月10日便開始有序復工,寶駿基地在2月17日開始復工復產,河西基地、青島分公司及重慶分公司也于2月25、26日復工復產。
在保障員工健康安全方面,公司成立了疫情防控專項工作組,建立疫情防控值班室,發布《上汽通用五菱疫情防控健康安全要求》內部文件,為進一步落實政府對防疫工作的要求,公司要求目前滯留湖北的人員,在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前不離開湖北;自1月8日起從湖北地區返回(出差、自駕等)或與疫區人員接觸的員工,進行報告、登記,隔離14天、每天測溫2次,在14天潛伏期結束后,確定身體狀況正常方可回到工作崗位。同時為了將疫情對員工健康安全的影響降到最低,對進入廠區人員實行體溫檢測及嚴格管控,實時跟蹤出差及駐外人員的健康情況,設定聚會安全規章,定義五類人員進行分類跟蹤、排查等疫情防控工作,進而來保障員工健康及順利復工復產。
暢通產業鏈資金流,挖掘銷售痛點強營銷
南方周末:疫情對供應鏈造成哪些影響?公司針對供應商推出了哪些相應的支持舉措?
周鈃:疫情對于供應鏈的影響主要以下兩個方面:其一目前來看,交通物流的恢復情況還不是那么樂觀,隨著汽車企業逐步復工復產后,交通物流的恢復情況將直接影響上下游供應鏈的零部件供給;其二,供應商生產出來的零部件不能及時交付用于生產,那么其貨款收付也會相應受到影響,再加上目前用工成本較高,整體資金鏈就會受到較大的沖擊。
對此我們積極協助受疫情影響生產的供應商,協商調整生產品種、技術方案等方式來保證雙方生產、運營的正常開展。同時針對供應商伙伴遇到的困難,拿出150億元人民幣用于支付供應商伙伴貨款,并承諾支付時間比雙方合同規定的付款時間提前一個月,該舉措大大緩解了供應商伙伴的現金流壓力,保障其正常運轉。同時我們與廣大經銷商站在同一戰線,對經銷商展開一系列支持舉措,調整對經銷商的考核方式,同時共同商討、落實應對措施,最大程度保證疫情期間經營工作的穩定開展。
南方周末:據悉上汽通用五菱推出10億購車補貼活動,目前取得了怎樣的效果?公司是基于怎樣的戰略考慮?
周鈃:在疫情期間,國內汽車行業遭遇了很大壓力,如何通過線上營銷模式緩解終端銷售困境,可以說這是絕大多數車企面臨的首要問題。同時由于客戶足不出戶,客觀上來說也倒逼著車企進行線上營銷模式的進化。因此“線上展廳、直播賣車、上門服務”等各種新模式已然成為大多數車企采用的營銷方法。不過從各個車企的實施情況及終端表現來看,這樣的“云銷售”模式似乎仍然沒有很好地提振銷量,除更多樣化的攬客手段外,車企還需要在吸引消費等層面作出更多的思考和改進。
結合最近各行各業都開始全面復工,基于家庭安全出行、生產運營、物品運輸的剛需汽車消費需求也迫切上升,我們敏銳洞察到了這一市場需求,并快速反應實施舉措,率先推出“上班通勤 安全出行 五菱寶駿補貼10億”的全民補貼活動,通過菱菱邦APP等指定線上渠道,便能享受相應優惠。在強有力舉措的促進下,終端銷量逐步攀升,2月21日日銷量迅速破千,截止3月2日日銷量突破5300臺,3月預計終端零售有望超過1月份,在車市寒冬中收獲一抹復蘇曙光。
夯實產業鏈協同能力,把握疫后消費新需求
南方周末:這次疫情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哪些啟示?
周鈃:短期來看,終端訂單量的大幅減少會直接左右汽車企業對市場的預判,從而影響零部件配套、整車制造、物流運輸、終端服務等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這將考驗整個產業鏈的協同反應能力。不過我們也應當看到,現在我國的汽車行業體系發展相對成熟,已經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只是需要時間來進行系統性的休整,以盡快恢復穩定、正常的節奏。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市場需求的變化也將推動供給側加速調整。受到疫情影響,民眾對出行環境、品質、私密性等方面的要求會提高,可以預見,疫情緩解后私家車出行的需求將更加強烈。同時,中小企業、個體戶恢復營業后,基于生產運營、物品運輸的剛需,對商用車的消費需求也將上升。作為汽車企業,則需要為社會經濟的盡快恢復,進行快速的反應、調整,我們會逐步推進復工復產工作,落實好車間生產以及協助終端店面開業兩方面,將失去的一個月奪回來,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