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煎何太急” 疫情下的全球供應鏈反思

全球供應鏈因疫情遭遇寸寸截斷,“同此涼熱”才是現實的寫照

責任編輯:周建平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山東青島市即墨區的青島即發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在制作出口到海外的服裝產品 圖 / 新華社 梁孝鵬

全球供應鏈因疫情遭遇寸寸截斷,“同此涼熱”才是現實的寫照

外貿企業承受第二波壓力

3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中國的外貿工廠正在承受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的第二波壓力。

3月19日,數十位紡織業老板一覺醒來,收到歐美客戶取消訂單的郵件。根據紡織面料平臺發布的數據,總共100萬米外貿訂單取消,另有大批客戶正在退單中。

紹興柯橋,中國輕紡城開業已半月,八成以上的經營戶開門迎客,只是門庭冷落。疫情之前,這里每天有10萬人次進出,現在只有一萬。當地一份行業調查報告顯示,有78.4%的紡織企業表示訂單在減少,64.8%的企業反映已有的訂單被客戶取消。

“我們公司近五成的業務都在歐洲,如果這些國家疫情持續蔓延,我們就是開工也沒意義?,F在正考慮要不要調整比例,將重心放在國內?!陛p紡城一位業主說。

同一天,從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舉辦的“國際經濟形勢展望”網絡視頻會議上傳出信息:目前長三角、珠三角盡管復工率高達90%以上,但真正有活干的只有30%左右,因為缺少訂單。

事實上,訂單流失從去年五六月份加征關稅的時候就開始了。一家紡織企業有個美國大客戶,2018年的訂單額是100萬美元,2019年不到50萬,“直接砍掉一半多”。因為中美貿易加征了關稅,而東南亞諸國如越南、孟加拉、柬埔寨等都是零關稅,客戶就將訂單轉移到了越南。越南紡織品出口額在2019年穩步上升,它也是近年來經濟成長最亮眼的東亞國家。

2月,因為對疫情的擔憂和交通受限,一些服裝業著名品牌的采購經理和設計師無法前往中國,多個品牌已經開始討論將新一季商品生產轉到土耳其。土耳其服裝制造商協會的負責人哈迪·卡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