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企業家|中國平安盛瑞生:構建“金融+科技”生態,提升風險防御能力

本期主持人: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侯明輝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大批企業、企業家積極行動,參與到疫情防控當中。伴隨企業逐漸復工復產,抗擊疫情也進入新的階段。為了解復工復產后企業負責人對疫情防控的全局思考和系統行動,以及疫情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和企業的應對之策,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策劃了【“疫線”企業家】專題,邀請企業負責人進行訪談。本期嘉賓:平安集團董事會秘書兼品牌總監盛瑞生。

發揮協同優勢,助力防疫抗疫

南方周末:疫情發生后,一些金融保險機構推出了有關疫情的公益保險服務,平安在這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盛瑞生:我們針對不同人群推出了公益保險服務。一是為全國800萬疾控和醫護人員無償提供風險保障,若醫護和疾控人員或他們的家庭成員確診受疫情感染致殘、身故,平安產險將為每人提供最高50萬元的救助金,截至3月18日這項公益保險的賠付超過了735萬。二是給抗疫一線犧牲的公安干警和輔警發放救助金。另外,我們為在湖北一線采訪的媒體工作者和參加疫情防控的志愿者也提供了公益保險保障計劃。

南方周末:有沒有針對疫情保險理賠推出專門的方便政策?

盛瑞生:有的。平安充分調動整合集團內外多方資源,旗下保險系列公司針對疫情推出了取消藥品限制、取消診療項目限制、取消定點醫院限制、取消等待期限制、取消免賠額等人文關懷理賠舉措。截至3月16日,中國平安旗下保險公司累計完成126例確診新冠肺炎出險客戶保險理賠,賠付金額超過1250萬元。

南方周末:平安銀行為企業防疫抗疫提供了哪些支持?

盛瑞生:疫情發生后,平安銀行很快推出了六項保障實體經濟的舉措:一是實行貸款利率優惠,二是優先支持防疫用品生產企業,三是保障境外采購資金需求,四是減免中小企業轉賬、代發工資等網銀手續費,五是與防疫相關的開戶需求都采用特事特辦,六是提升客戶服務效率、履行時效承諾。這些舉措發揮了平安銀行的金融優勢,很好地支持了企業防疫抗疫。

南方周末:平安的科技板塊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哪些作用?

盛瑞生:科技板塊在整個疫情期間,屬于站在第一線的戰斗隊伍,他們全力以赴應對疫情。

醫療科技方面,平安好醫生與56個省、市、地區政府合作,提供實時在線問診、抗疫義診專線,APP累計訪問達11.1億人次,新注冊用戶量增長了10倍。平安好醫檢測檢驗中心作為湖北省首批官方指定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第三方機構,每日檢測至少500人。平安智慧城市旗下的智慧醫療36小時就完成上線了“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實時動態”。

智慧城市方面,通過“i深圳”APP平臺,提供20多項疫情防控服務,助力深圳政府科學抗疫。APP防疫專區上線后,每天有70多萬深圳市民上線使用。此外,平安“4+1”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平臺率先在6個重點城市上線,協助交警遠程處理事故,減少接觸感染的可能性。

智慧教育方面,疫情期間,平安知鳥互聯網職業教育平臺用戶增長5倍,平安旗下麥奇教育科技公司日均上課人數同比增長超過50%,另外平安開放超過2,000堂的視頻課、繪本、音頻等教育資源,供全國中小學生免費使用,同時向學校、培訓機構輸出在線音視頻技術,搭建在線教室。

保險業務短期承壓,科技板塊增長顯著

南方周末:疫情對平安各個業務板塊產生了哪些影響?

盛瑞生:疫情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是明顯的,包括平安在內的很多企業都不可避免。我們保險板塊中的壽險業務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大,由于代理人不能提供面對面銷售服務,導致一些復雜產品的銷售受到影響,對公司新業務發展產生壓力。但我相信,伴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們對保險的需求會有較大的反彈。銀行和投資板塊的資產質量及收益也會有一定壓力,但總體穩定可控,增長可期??萍及鍓K出現了較好的增長,尤其是金融科技、醫療科技、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的市場需求旺盛。

南方周末:保險板塊承壓,保險業務人員是否發生了流失?

盛瑞生:疫情期間,我們發現保險業務員不僅沒有流失,而且希望加盟平安保險的代理人數量更多了,我們招聘貼的轉發量是過去的5倍左右,參加平安AI招聘在線面試的人員大幅增加。此外,疫情期間,我們通過更加豐富的線上培訓,更加科技化的數字化營銷支持,幫助隊伍更好地儲備了專業技能及客戶資源,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保險的市場需求沒有減弱,只是短期業務量受影響,疫情后,市場需求一定會被再度激發。而疫情期間我們所儲備的能力可以充分地釋放出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南方周末:如何穩定龐大的保險業務團隊?

盛瑞生:平安有120多萬保險業務員,疫情期間為了穩定團隊信心,我們采取了幾項舉措:一是線上復工,每天召開線上早會,我們發現線上早會的簽到率反而比疫情之前線下的簽到率高出二十多個百分點。二是開展線上培訓,平安線上平臺有上千門課程,我們安排講師為業務員授課培訓,員工聽課熱情很高,在線課程的播放量非??捎^,比如我們集團的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陸敏的講座,聽會人員達到86萬人,早會視頻的播放量達到132萬人次。三是為業務員和客戶溝通提供內容支持。疫情期間大多數人會有“信息饑渴”,比如關注疫情進展、家庭教育、健身美食等資訊,我們通過內容團隊生產了大量相關內容,提供給業務員,業務員可以通過自己的社交渠道傳遞給客戶,以此保持和客戶的溝通。這些舉措對穩定保險業務員隊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全面復工,為國計民生做好金融保障

南方周末:目前平安集團復工復產情況如何?

盛瑞生:從保障服務的角度來講,我們一直沒有停工,處在防疫抗疫第一線,保險、銀行各個板塊都在正常為客戶提供服務。當然疫情期間的業務量相比以往是有減少的。從內部人員管理看,我們2月3日就實現全線復工,最初以線上辦公為主,到2月中下旬就已全員在崗復工了。

南方周末:全面復工后,平安在員工健康防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盛瑞生:盡管目前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很大緩解,但是我們的防護工作仍未放松。一是對辦公場所嚴格進行清潔消殺處理,保證辦公環境安全。二是體溫檢測、個人健康狀況自主申報等工作每天都在進行,我們也為員工配備了空氣消毒機、免洗洗手液、口罩等清潔防護物資。三是倡導各類會議盡量在線召開,減少人員聚集。

南方周末:平安能較好應對疫情的原因是什么?

盛瑞生:首先是對疫情的高度重視,疫情爆發后,集團迅速組織召開了黨委及經營班子一起的擴大會議,將“抗擊疫情”定為集團開年四大核心任務之一。其次,發揮了板塊之間的協同優勢,推出有效的防疫舉措,為抗擊疫情提供保險保障、現金捐贈、醫療資源支持、快速理賠、金融客戶服務和科技助力抗疫情方面的支持。

這些行動的高效推出得益于平安持續強化的科技能力,平安業已形成的“金融+科技”的生態,其效果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很好的檢驗,為我們應對疫情提供了支撐,使我們的內部管理和對外服務都能很順暢地適應線上化。過去十年,中國平安累計投入超過500億元用于科研,擁有“生物識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區塊鏈”等核心技術。截至2019年末,集團擁有近11萬名科技業務從業人員、3.5萬名研發人員、2,600名科學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隊伍。

南方周末:接下來平安在疫情防控方面會開展哪些重點工作?

盛瑞生:一是加強疫情防控,保障員工身心健康,維護公司正常經營秩序。二是做好各項金融服務工作,金融服務關系國計民生,公司將積極落實監管號召及工作要求,充分發揮保險保障功能,強化疫情防控金融支持。三是密切關注疫情進展,全力協助政府、社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保險保障、醫療資源等支持,持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