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企業家|蒙牛盧敏放:“天生要強”是蒙??箵粢咔榈木駝恿?

本期主持人: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侯明輝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大批企業、企業家積極行動,參與到疫情防控當中。伴隨企業逐漸復工復產,抗擊疫情也進入新的階段。為了解復工復產后企業負責人對疫情防控的全局思考和系統行動,以及疫情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和企業的應對之策,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策劃了【“疫線”企業家】專題,邀請企業負責人進行訪談。本期嘉賓: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 

秉持“要強精神”,全力支援抗疫

南方周末:在此次疫情中,蒙牛進行了多次大額捐贈,在開展這些捐贈時,蒙牛有哪些考慮?

盧敏放:1月21日我正在瑞士參加達沃斯論壇,看到關于國內疫情形勢緊急的新聞報道,也陸續有一些外國媒體來采訪關于疫情的話題,心情有些沉重,但我對黨和政府帶領全國人民戰勝疫情非常有信心。蒙牛是經歷過“非典”的企業,我們對于疫情影響有充分心理準備,也有應急預案。當時在達沃斯我就決定蒙牛要立即行動起來。

1月22日開始,蒙牛著手組織捐贈和援助行動,我們把重心放在一線抗疫人員上,包括醫護人員、志愿者、工人,因為他們的營養補充需求大。從蒙牛為武漢市第一醫院捐贈奶制品算起,9天內6次追加捐贈,捐贈款項物資總額達到7.4億元。

南方周末:為保證捐贈順利進行,蒙牛開展了哪些決策和協調工作?

盧敏放:蒙牛有完備的應急預案,我們平時也會做推演。這些準備幫助我們在疫情來臨后,能夠迅速調整姿態,從奶源、生產、物流、銷售、品牌傳播等各個領域開展相關工作,對于我們快速復工復產、減少疫情對生產經營帶來的影響發揮了重要作用,也能夠幫助我們以更快的速度投入到助力抗擊疫情的工作中去。

抗疫行動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蒙牛的做法是積極發揮各級領導干部、骨干員工、特別是廣大黨員的帶頭作用,充分利用班前會、小組會等場合統一思想、貫徹決策精神。

捐贈也有“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為了讓全球捐贈物資更快捷高效到達一線,蒙牛與中華慈善總會在武漢合作建立了“中華慈善總會(蒙牛)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中心”,解決武漢捐贈落地的痛點、難點、堵點的問題。

南方周末:目前這些捐贈已經完成了多少?捐贈過程中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難有哪些?

盧敏放:截至2月底,蒙牛通過中華慈善總會向抗疫一線捐贈物資落地累計超過5.5億元,捐贈中需要克服的主要還是物流運輸問題。一方面疫情蔓延初期,全國部分省市進行了非常嚴格的交通管理措施,給我們的捐贈產品順利運輸帶來困難。另一方面,我們捐贈的低溫奶產品對運輸和存儲的要求又比較高,當時武漢市區不允許大型貨車行駛,我們只能通過小貨車送貨,這極大增加大了一線員工的工作量。

但是在這次抗疫過程中,蒙牛員工的表現讓我非常感動。我們很多工廠工人、銷售人員從春節前開始就一直沒有離開工作崗位,許多同事奔走于倉庫和醫院之間,將捐贈產品送到醫生和患者們手中,海外的同事也積極采購口罩、防護服等物資,對接國內員工個人防護和捐贈需求。我覺得對蒙牛而言,參與此次疫情防控既是蒙牛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也是對蒙牛企業精神的一次集中檢驗和呈現,

蒙牛員工志愿者在支援疫情防控的行動中表現出的齊心協力、艱苦奮斗等精神很好地反映了蒙?!疤焐獜姟钡木衿犯?。

不停工、保生產、保供應

南方周末:目前蒙牛的復工復產情況如何?

盧敏放:蒙牛在全國的41個生產基地,目前武漢兩家工廠部分復工,其他均已投入正常生產。內蒙古、馬鞍山、北京、四川等地的工廠更是從大年三十(1月24日)起就投入生產,做到“不停工、保生產、保供應”,確保全國各地特別是湖北省奶制品穩定供應。

蒙牛各個事業部復產復工已經步入正軌,從常低溫為主的整體產量來看,2月產量已經恢復到1月的70%以上,2月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1月產能的80%左右,完全有能力保證全國乳制品的供應。

南方周末:復工后在員工健康防護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盧敏放:一是購置防疫設備和物資。從國內外持續采購口罩、護目鏡、消毒液、體溫測試儀器等必要防護措施,提供給員工,保障復工人員安全。

二是強化生產安全。蒙牛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對生產工廠加強疫情知識宣傳,提高員工在疫情期間的安全意識,禁止10人以上聚集性活動,對包括辦公區域、生產車間、餐廳等在內的工作環境嚴格消毒。

三是強化生產過程的質量管控。在生產過程中,明確疫情期間工廠質量管控的15項重點工作,落實個人衛生防護GMP(良好操作規范)6項。每日對工廠疫情防控工作進行抽查驗證,保證生產質量與員工安全。

南方周末:蒙牛對上游合作伙伴推出的幫扶支持舉措進展如何?

盧敏放:疫情給奶農和牧場帶來嚴峻考驗。作為產業鏈龍頭企業,蒙牛第一時間向奶農和牧場做出保障收奶承諾。2月15日,蒙牛發布“穩定信心、守護上游”五大保障舉措,包括保收購、保供應、保運力、保資金、保運營,對與蒙牛簽訂長期生鮮乳購銷合同的牧場給予支持,同時也倡議產業鏈所有合作伙伴抱團取暖、共渡難關。

在疫情之初,蒙牛就迅速協調公司物流供應商車輛300余輛,增加牛奶運力近萬噸,并且疏通運送渠道,為上千家合作牧場供應了5大品類30多種牧場急需品,供貨量達到了3萬余噸,保障牧場飼草料“運得進”、生鮮乳“送得出”。

此外,蒙牛還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聯動銀行、中糧資本、騰訊聯易融等金融機構,進一步擴大授信額度,2020年授信規模預計達100億元,保障合作牧場持續經營、穩定發展。3月的第一周,蒙牛已經緊急調撥10億元專項資金,全部發放到合作牧場手中。我們計劃在3-5月發放的30億元免息資金,支持合作伙伴。

把握行業趨勢,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

南方周末:你認為疫情會給行業帶來哪些變化?

盧敏放:不可否認的是,疫情給消費品市場帶來了不利影響,短時間內難以消除,企業在辦公、生產、銷售等領域的數字化依賴程度也明顯提升。這些不利影響將倒逼整個乳業產業鏈轉型升級,我認為企業應當利用這一機會推動數字化轉型,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當前除了思考如何抗擊疫情的具體問題外,我主要在思考疫情將對中國人生活方式、購物方式和健康理念帶來的改變,以及乳品行業如何更好地應對這些改變,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

南方周末:蒙牛在數字化轉型升級方面進行了哪些嘗試?

盧敏放:蒙牛的管理運營很早就開始了信息化探索,這幾年我們在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方面也取得極大成效。

在產業鏈上游,蒙牛構建了“數字牧場”系統,可以實現100%集約化、規?;纳楣?,通過電子設備收集牛群身體數據,通過大數據模型算法提高牛群精準喂養能力和生乳質量。在產業鏈中部,以數字工廠為支點,以智慧供應鏈為主線,構建以蒙牛為核心的“乳品互聯網”系統,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運行成本。在產業鏈下游,以終端用戶為中心,構建了“智能網絡”,建立對消費者的洞察系統,識別用戶畫像,實現個人需求與商品供給之間的精準匹配。

南方周末:接下來蒙牛在疫情防控方面會重點開展哪些工作?

盧敏放:隨著疫情的發展,乳制品消費正在快速回升,產能方面暫時不會做較大調整。在零售方面,我們將繼續堅持“牛奶不漲價、社區送到家”,繼續與大型電商平臺保持密切合作,保障供應。在產品方面,廣大消費者對健康重視程度明顯提升,牛奶、酸奶在提升免疫力、提供均衡營養方面的功能會受到關注,所以我們會繼續加大產品研發,滿足消費者的健康需求,努力守護國人健康。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