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企業家|美菜徐薛胤:以供應鏈優勢應對疫情不利影響
本期主持人: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侯明輝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大批企業、企業家積極行動,參與到疫情防控當中。伴隨企業逐漸復工復產,抗擊疫情也進入新的階段。為了解復工復產后企業負責人對疫情防控的全局思考和系統行動,以及疫情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和企業的應對之策,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策劃了【“疫線”企業家】專題,邀請企業負責人進行訪談。本期嘉賓:美菜聯合創始人徐薛胤。
服務不打烊,保障市場供應
南方周末:針對疫情嚴重的湖北地區,美菜開展了哪些援助行動?
徐薛胤:一是保障武漢市場的食材供應。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1月24日美菜決定在特殊情勢下,克服各種困難,繼續堅持食材配送不打烊,保障武漢市場食材穩定供應。
二是為防疫機構提供食材配送。1月27日大年初三,美菜宣布在全國開辟綠色通道,優先為武漢及全國各地的醫院、駐軍部隊、防疫保障單位、防疫指揮機構等防疫一線部門提供食材配送。迄今為止,美菜已經為全國一百多家定點醫院完成疫期內的配送保障。
三是開通個人和家庭用戶配送服務。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正常生活所需,美菜網于1月28日宣布將供應餐廳的平價食材開放給個人和家庭用戶,這項服務首先在武漢開通。
與此同時,美菜聯合供應商伙伴發起了捐贈活動。截至2月24日,美菜向全國一線防疫單位捐贈超過170噸的蔬菜水果、米面糧油等食材以及消毒液。
南方周末:疫情期間美菜推出的“共享員工計劃”,目前成效如何?
徐薛胤:2月9日,美菜發起了“共享員工”計劃,補充因疫情而產生的崗位需求。消息發出后,美菜在全國范圍內收到了1萬多份申請。截至2月12日,美菜返崗、員工共享和新招聘的員工總數已經超過7千人。
南方周末:公司復工復產情況如何?
徐薛胤:目前美菜全國復崗率達到90%以上。同時由于訂單量的增長,我們還在加強人手調配,緊急招聘了2500名倉儲物流員工。
從B端到C端,適應疫情形勢
南方周末:疫情給餐飲業帶來了較大沖擊,這對美菜產生了哪些影響?
徐薛胤:疫情首先影響到的是那些“春節不打烊”的餐飲商戶,隨著疫情持續發展,一些原計劃春節后開業的餐飲商戶也受到了影響,但我們也看到了新的機遇:
一是個人和家庭用戶的采購需求增加。疫情期間很多餐飲客戶暫時停業了,但居民的消費需求增加了,所以美菜將服務對象轉向廣大的家庭和個人用戶,這個群體更為龐大。我們利用在城市預留的大量倉配員工和商品儲備,為用戶提供服務,美菜的訂單量因此持續暴增。
二是機構客戶需求增加。疫情期間包括醫院、物業集團、機構食堂在內的機構客戶找到美菜進行采購和配送,這些機構客戶對食材的需求量比平時高出好幾陪。
2003年非典結束后,餐飲行業曾經經歷了7個月的快速增長期,美菜對疫情結束后餐飲行業的報復性增長,非常有信心。
南方周末:美菜開通面向個人和家庭的配送服務,目前成效如何?
徐薛胤:面向個人和家庭用戶進行配送,這項服務首先在武漢開通,隨即在全國一百多個城市相繼上線。數據證明我們開放供應鏈給家庭用戶的價值,目前美菜平臺的家庭用戶數保持持續增長,以2月1日到2月7日的數據為例,一周內美菜商城家的注冊人數增長了4倍,下單用戶數增長5倍。
擔當平臺責任,助力商戶復工
南方周末:疫情給你和公司帶來了哪些思考和啟示?
徐薛胤:我認為疫情結束后,餐飲業會有一定程度的爆發。與此同時,餐飲業態會出現革新,餐飲行業會增加半成品和外賣的業務量,對餐飲從業者而言,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對消費者而言,疫情結束后,消費者對餐飲的要求會進一步提升,這既包括對餐飲品質的要求,也包括對食材新鮮的要求等。
民以食為天,吃的需求永遠不會消失。這次疫情對我們的餐飲供應鏈業務有沖擊,但是也帶來了更大的機遇。我們將供應鏈開放給家庭用戶,使我們積累多年的供應鏈能力得到釋放。未來美菜會在食材品質、配送效率等方面繼續打磨,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
南方周末:接下來美菜在應對疫情影響方面會開展哪些重點工作?
徐薛胤: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復工復產成為各個行業的主題。美菜將在餐飲行業定制“復工攻略”助力商戶復工。
首先,美菜啟動“溫暖行動”恢復平臺商戶信心,用專業知識和品質產品助力商戶恢復營業,為全國200多個城市商戶定制復工攻略,包括復工、免稅、減租、防疫知識等多個方面。
其次,開設“美菜餐飲學堂”線上直播,內容包括解決商戶急需問題、為商戶提供經營解決方案、推薦爆品活動等幫助商戶引流增收,進一步為平臺商戶拓展自身業務范圍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