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企業家|聯合利華潘詩陽:與用戶共筑健康防線
本期主持人: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侯明輝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大批企業、企業家積極行動,參與到疫情防控當中。伴隨企業逐漸復工復產,抗擊疫情也進入新的階段。為了解復工復產后企業負責人對疫情防控的全局思考和系統行動,以及疫情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和企業的應對之策,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策劃了【“疫線”企業家】專題,邀請企業負責人進行訪談。本期嘉賓:聯合利華生活健康要素品類(Life Essentials,以下簡稱LE)首席運營官潘詩陽。
立足優勢,為抗疫一線提供援助
南方周末:疫情發生后,LE開展了哪些援助行動?
潘詩陽:主要是立足我們的產品優勢,為醫療機構提供飲水凈化和空氣凈化設備??紤]到物流因素,我們進行了分批捐贈。春節期間,我們接到防疫需求后的第二天就緊急調配了155臺空氣凈化器捐贈給了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和三甲醫院。我們在寧波慈溪有生產基地,也調配了一些給浙江省的醫院。與此同時我們也密切關注湖北地區的情況,大約2月初,就將數百臺具有除菌功能的凈水機和具有消毒殺菌功能的空氣凈化器捐贈到了武漢、襄陽等地的十多家醫院。捐贈這些產品是希望在這個特殊時期盡企業所能,用自己產品的優勢,為醫護人員創造良好的空氣環境和健康飲水條件。
南方周末:LE對經銷商提供了哪些支持?
潘詩陽:經銷商在這次疫情中受到的影響更大,他們普遍面臨資金回籠難、人工和房租開銷大等問題。我們在全國有幾百個經銷商,為了幫助經銷商,我們首先和經銷商保持密切溝通,通過線上會議將公司的策略調整、支持政策等及時傳遞給他們。其次,在財務政策上也給予一定扶持。我們也呼吁一些家電賣場、電商平臺能夠給予這些小微企業有力支持,共渡難關。
南方周末:目前LE的復工復產情況如何?
潘詩陽:聯合利華在中國有數千名員工?,F在對員工每日的行程跟進、體溫檢測都是按照國家要求在持續開展。具體到我們所在的生活健康要素品類,我們是分批進行復工。首先是工廠生產,寧波杭州灣新區有很多企業的生產基地,我們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啟用了“共享員工”等各種措施,目前為止我們的工廠基本全部復工了。然后是辦公室部分,2月中旬之前我們都是線上辦公,之后限制性開放了一部分辦公區域,現在全面復工了。復工復產后的健康防護工作我們一直都沒有松懈,對辦公場所和生產工廠進行消毒清潔,保證環境安全,為員工提供防護物資仍是我們的重中之重。如果員工出現身體不適,仍然可以申請在家辦公。
適度調整服務方式,更好滿足用戶需求
南方周末:疫情對LE經營產生了哪些影響?
潘詩陽:影響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我們經營的產品主要還是在線下網點進行售賣,有些網點至今沒有營業,消費者的出行也受到限制,所以網點客流是受到影響的。二是我們的產品有上門安裝和上門服務的環節,因疫情防控,這些也受到一定影響。所以從業務角度影響還是蠻大的。我們也在系統思考,如何應對疫情已經產生的影響,以及疫情后如何更好地發展。
南方周末:目前有哪些思考和應對辦法?
潘詩陽:追求健康生活一直是我們品類的使命,疫情的出現更加堅定了我們對企業使命的認可和努力達成的決心。在公共溝通時,我們仍然會強調衛生防護和健康的重要性,盡我們所能幫助員工、消費者以及合作伙伴提升健康衛生意識。其次,對我們的主營的飲水凈化和空氣凈化設備加大研發,不斷提升產品性能,因為我們一直認為只有好的產品才能滿足消費者不斷提升的健康需求。第三,我們也適當地進行了產品結構調整,我們以前生產過口罩,后來考慮到國內空氣環境的改善,暫停了生產。這次疫情發生后,公司的管理層不計成本,下令組織恢復口罩的生產,現在已經生產出了一批,優先配合政府調配的需要,以及員工防護需求,同時也在天貓旗艦店以低于日常價格提供給消費者。最后是營銷和服務方式的調整,通過社交平臺和當下比較流行的營銷方式開展線上營銷,滿足用戶需求。推出無接觸服務措施,嚴控每個工程師的健康狀況,組織工程師進行遠程指導,盡可能給用戶提供幫助。
南方周末:口罩會不會成為以后的常規產品?
潘詩陽:恢復口罩生產一方面是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基于我們此前有技術和產能儲備。是否作為長期的生產計劃,我們仍在討論和思考階段。但不變的是,我們對消費的健康意識和衛生習慣的持續關注,對有助于健康的產品的不懈追求。所以,即便是對現有的產品,我們仍需要不斷提升技術研發,優化產品性能和應用場景。
市場前景廣闊,關注三四線城市消費潛力
南方周末:疫情會給行業帶來哪些變化?
潘詩陽:空氣和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要素,但實際上很多人是忽略的,只有當出現霧霾、疫情這些特殊情況后,人們才會重新意識到它們的重要性。在一些發達國家,空凈設備的普及率很高。在中國目前飲水凈化設備的普及率大約20%,空氣凈化設備的普及率大約10%。這既說明了消費者對此類產品認知需求的差異,也說明了市場前景很廣闊,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疫情之后,我們的業務也會和健康產業共同發展壯大。
疫情會給行業的市場格局和產品格局帶來變化,行業企業要在產品、價格、服務等方面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深度挖掘。產品方面,諸如殺菌產品、免安裝產品,產品的智能化會有非常大的市場機會。渠道方面,一方面需要考慮數字化營銷和行業的結合,另一方面要關注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潛力。商業服務方面,需要豐富產品的應用場景,比如在餐飲、酒店、公共樓宇等不同場景的使用。
南方周末:接下來LE在疫情防控方面會重點開展哪些工作?
潘詩陽:現在國內的疫情得到了很大緩解,國外的形勢比較嚴峻。對我們而言,很重要的就是要繼續保持已經取得的成績,在內部管理中,扎實做好各項基礎防護工作,不大意不松懈。對外服務時,對服務人員嚴格要求,減少各種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我們會把這些舉措逐漸固化為標準動作,長期堅持,與相關方共同創造更加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