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棲息地”的封城六十天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租客們的計劃。在武漢封城六十多天里,這些患者陷入動彈不得的困境。不僅就醫困難,返鄉也變得不可能。

發自:武漢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天瑞國際樓下,幾位物業、社區、派出所的工作人員,每天負責為住戶們測量體溫、統計出入情況以及購買、分配物資。 (南方周末記者 王偉凱/圖)

(本文首發于2020年3月26日《南方周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刊“疫線報道”)

他們相約等疫情結束后,摘掉口罩,來一張合影。

為了滿足她最后的愿望,漢南區防疫指揮部協調各方力量,為她開了出城的證明。

武漢解封后,劉美紅想著要帶女兒看一眼武漢的春景,她希望那個時候櫻花還在盛開。

一座30層高的公寓樓矗立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的馬路對面。站在公寓的高層,可以俯瞰整個醫院。這所曾經的教會醫院始建于1866年,位于武漢江漢區。

像很多城市醫院附近的公寓一樣,天瑞國際也專門為前來就醫的患者和家屬提供長租或短租服務,有人將這些地方稱為“患者棲息地”。這個公寓分為A、B兩座,其中B座160戶是患者集中居住的地方,每層樓有幾十個房間,以一室一廳的戶型為主。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租客們的計劃。在武漢封城六十多天里,這些患者陷入動彈不得的困境。不僅就醫困難,返鄉也變得不可能。

“這里是我最不放心的地方,每天都要來幾次?!苯瓭h區萬松街道武展社區副書記段黎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看得出,這位身形單薄的女書記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好好休息。疫情暴發后,社區的正書記感染了新冠肺炎,工作就落在了段黎力的頭上。

困守天瑞

“封城”這一天,鐘明玉咬咬牙,決定住到天瑞國際里。

1月中旬,她母親在協和醫院被確診“惡性淋巴瘤”,需要一年時間化療。她是家里的獨女,2019年6月從南京大學文學院畢業,為了照顧母親,如今已經失業。她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在搬進天瑞國際之前,他們一家住在醫院附近一個破舊招待所里,空間逼仄,上廁所都要側著身子,衛生條件非常差。

為了讓母親得到更好的休息,她在網上找到了天瑞國際,很多協和醫院的病友就住在那里,每個月租金要3000塊錢左右。一開始父母覺得太貴,但考慮到封城后缺少公共交通工具,就醫不便,父母才最終同意搬過來。

在鐘明玉一家搬進天瑞國際時,這里已經住了不少患者。

從2019年11月初開始,劉美紅就帶著23歲的女兒從上海來到這里。當時,她的女兒在協和醫院做了腎移植手術。如果在平時,手術做完,恢復兩個月,就可以回家休養了,但被疫情所阻,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