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企業家 | 歐姆龍趙耀:肩負醫藥企業責任,推動家庭健康管理智慧化
本期主持人: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侯明輝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大批企業、企業家積極行動,參與到疫情防控當中。伴隨企業逐漸復工復產,抗擊疫情也進入新的階段。為了解復工復產后企業負責人對疫情防控的全局思考和系統行動,以及疫情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和企業的應對之策,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策劃了【“疫線”企業家】專題,邀請企業負責人進行訪談,本期嘉賓:歐姆龍健康醫療(中國)總經理趙耀。
全面復工,優先滿足防疫物資供應
南方周末:目前歐姆龍復工復產情況如何?
趙耀:公司目前復工率已達到98.7%(僅有武漢本地同事在家辦公,其余均已到崗)。2月3號,歐姆龍大連工廠率先復工,同時公司管理層全面復工,第一周是在家辦公,現在就是采取錯峰出行的方式,靈活調整通勤時間從而確保員工安全。
南方周末:復工復產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趙耀:因為疫情發生的很突然,我們在防疫物資儲備方面沒有太多準備,所以復工的時候,購買口罩成了最大的難題,這對企業的安全保障提出了考驗,這時候歐姆龍總部迅速調撥了三十萬口罩送到中國,落實了對員工的健康關懷。
南方周末:疫情防控對體溫計、制氧機等醫療設備產生較大需求,這是否對歐姆龍的生產經營產生了影響?歐姆龍是如何應對疫情防控和市場需求的?
趙耀:我們肯定是優先滿足防疫需求,公司到現在共發起三批物資捐贈,支援武漢及其他一線城市防疫抗疫。春節前后將15,200支體溫計送往疫情防控一線城市,之后再次將200臺制氧機和霧化器捐贈給了廣東省鐘南山醫學基金會。在正常銷售過程中,也會優先滿足政府以及一些相關合作伙伴的緊急的需求,然后再滿足我們商業客戶的需求。
全力合作,協調上下游共同履責
南方周末:疫情對公司上下游的供貨關系是否產生了影響?
趙耀:平時我們和上下游供應商、合作伙伴的交流是非常密切的,所以當我們號召組織上下游一起抗擊疫情時,大家都積極配合,包括我們大連工廠所在地,當地政府在各方面的支持和指導都非常到位。作為一家醫療器械的廠家,我覺得歐姆龍發揮自身優勢,履行了企業在這一特殊時期的社會責任。但是我們也發現很多需要總結和反思的痛點,這次疫情結束后,我們需要直面與應對,改善我們的生產和供應體系,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機制做進一步的升級完善。
南方周末:你覺得歐姆龍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做對了什么?
趙耀:反應迅速、全力合作。疫情暴發突然,我們提供的產品又需要上下游很多關聯的部件廠家合作,疫情發生后,要快速進行協調、恢復生產,企業都面臨著很大困難,歐姆龍相對比較好地應對了這一難題。公司1月28日成立了疫情緊急應對小組,協調日本總公司和全球資源,對包括武漢在內的各城市醫療機構及政府相關部門進行醫療物資的捐贈。
加快轉型,推動平臺服務一體化
南方周末:經歷此次疫情,公司在研發生產以及營銷服務方面是否會做一些調整?
趙耀:很多人目前只了解了歐姆龍生產的醫療健康產品,實際上我們做的是健康管理,致力于為公眾提供健康管理方案。疫情促使我們在今后的發展中更加注重平臺服務的一體化,加速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的發展。疫情期間,患有各類慢性疾病的人群不得不減少出行,陷入無法復診購藥的危機,歐姆龍第一時間提供多項目遠程診療服務,例如協調上海瑞金醫院高血壓科醫生在線直播,為患者提供疫情期間的慢病管理指導,讓有需要的人可以在家完成自我監測。
南方周末:公司未來在疫情防控方面有哪些計劃安排?
趙耀:一是不能大意,工作方面還是保持錯峰出行,減少員工和我們合作伙伴被感染的風險。二是盡量恢復我們的生產,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防疫產品。新的一年企業在布局方面,從硬件到互聯網再到整個服務平臺的完善上,會進一步推動轉型,創新服務模式與管理模式,打造出一個面向用戶、患者的完整服務閉環。
南方周末:疫情對行業發展有什么啟示?
趙耀:疫情讓我們可以清晰意識到:人們對自身健康的管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中進行,假如家庭端的數據能夠及時傳遞給醫院,那么疾病管理的處理效率和控制力都會有所提升。這無疑說明了家庭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對互聯網時代的整個慢病管理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類或許無法預知未來,但可以預先做好準備,歐姆龍健康中國目前正向著這個目標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