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無涯“網”作舟
最核心的是把人留下來,做好“落地生根”的教育。
我們關注在線教育的價值體現,一是它如何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二是它如何實現育人的意義。
面臨疫情和油價的雙重夾擊,北京時間3月9日晚間,美國三大股指大幅低開,觸發熔斷機制,此刻,距第一次熔斷時隔24年。
據東方財富網數據,武漢封城后近一個月內,在美上市的100多家新經濟公司,85%股價下跌,平均跌幅為20%。另有20家股價上漲的新經濟公司,其中6家屬于在線教育行業:51Talk上漲56%,領漲中概股,網易有道、達內教育、跟誰學、新東方在線均實現20%左右的漲幅。
這段特殊的宅家時期,在線教育挺進風口。
(圖:新華社)
春風才度“網課”關
“K12”全稱為“Kindergarten to 12”, 意指美國教育體系中的幼兒園到十二年級,在中國通常指小學至高中學段。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止到2018年,中國K12階段在校生人數超過1.74億。
通常情況下,校內教育是K12階段學生的主要學習場景,圍繞語數外、物化生、政史地、體育、音樂、信息科學等學科開展的課程是主要學習內容。一般而言,校內授課時長越長,意味著學科的地位越高,考察的難度就越高,學生需要付出的校外學習時間和成本也會相應提高。在升學壓力下,課外輔導作為重要的提升手段,成為剛性需求。
根據不同課程在校內課堂和考試的難易程度,校外的學科輔導也劃分出不同的剛需,據艾媒咨詢數據,英語、數學是K12在線輔導最熱門的學科。
自2020年1月27日起,國務院及教育部相繼發布了關于延長假期及延期開學的通知,各省市紛紛響應,“停課不停學”全面鋪開。隨之,學而思網校、新東方、猿輔導、51Talk、作業幫等多家在線教育平臺陸續向公眾免費開放平臺資源,網易有道也將開放范圍擴大到全國中小學生。
然而,依賴線下授課、在線運營技術弱、現金流短缺的中小教培企業難以承壓,一些受沖擊較大的線下培訓機構選擇閉店觀望或緊急將課程搬運到線上,祈禱渡過難關;也有一些由于激進擴張、現金流斷裂而不幸夭折。據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公布的《疫情期間培訓教育行業狀況調研報告》顯示,超過 90%的機構經營存在部分困難或嚴重困難的問題,約80%的機構表示賬上資金僅能維持3個月以內。
巨頭林立,強者愈強。在線教育數年以來,更迭不斷。截至目前,騰訊旗下的企鵝輔導、騰訊英語君和騰訊ABCmouse、百度旗下的小度平臺、阿里巴巴旗下的釘釘、字節跳動旗下的清北網校、以及快手、抖音等均已入局。這將進一步加劇在線教育市場的競爭,加速尾部淘汰,提升頭部集中度。
新“獲客”難長情
傳統英語課堂教育中,老師難以做到逐一考核學生的發音,抽查指導個別學生是常見方式,但學生總體水平得不到提高。而在線教育模式下,應用語音教輔工具,可以快速識別評價學生發音,老師可以有針對性指導,效率大幅提升。
網課的重點不在“網”,而在“課”,讓學生在互動中啟發思考,專注于學習本身。
(圖:新華社)
中華教育改進社副理事長蔣永紅分析認為,“人的學習發生非常依賴‘觀察’,甚至現在認知學習理論把知識的獲得都認為是通過‘觀察’獲得的,尤其是一些隱形的知識的獲得?!币虼?,在線教育的“高交互性”是學生開始接受在線學習的主要原因。
據騰訊廣告發布的《疫情影響下的K12在線教育新市場洞察》,疫情期間直接帶動K12在線教育目標人群觸達滲透率從37.5%到56.7%,增長50%,另外激活了20%高意愿潛客。在針對1200多個孩子的家庭調研后了解到,53%的家長表示疫情期間使他們更多的關注和了解在線教育,并且有33%的家長親自嘗試了上網課。
51Talk聯合創始人兼COO張禮明在采訪中表示,疫情使平臺上的用戶出現兩大變化:白天課程量增加;新增用戶結構復雜、需求更復雜。
外教師資是K12在線英語教育機構的命脈。師資方面,外教一對一分為北美外教和菲律賓外教兩個陣營。有分析報告顯示,一對一機構的付費用戶獲客成本在5000-15000元左右。另有某機構的招聘信息顯示,北美外教的時薪為16-24美元,而單節課程售價約為120-160元/25分鐘,這意味著僅師資這一項成本占比就達到50%左右。
使用菲律賓外教的51Talk師資成本則優勢明顯。主營業務轉型為菲教一對一后,51Talk的毛利率則達到70%。這得益于一名菲教的薪資成本只有美教的1/4,此外,菲律賓與中國沒有太大時差,因此學生選擇上課時間比較自由,菲教的上課頻率也比美教更多,為學員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據悉,51Talk在2019年四季度首次實現整體盈利,并成為K12同類型賽道上首家盈利的公司。
授課模式直接影響機構的師資結構和客單價水平,也在無形中將K12消費群體進行了分層。年輕一代的家長群體,更重視孩子的能力素養教育,不僅僅是應試思維,不迷信權威,更愿意試課后自主選擇。
一場長線自考
從發展歷程來看,我國的在線教育經歷了遠程教育平臺、培訓機構轉戰線上以及互聯網公司涉足三個階段。
在線教育的涵蓋范圍較廣,包括幼兒及K12教輔,成人職業培訓等等?!芭c成熟行業相比,教育培訓行業最大的特點就是散?!卑鹧芯吭焊笨偨浝硇旆诜治?,這一行業大公司少,中小型機構占據絕大部分市場。
相比于國外,我國的在線教育起步晚、發展空間巨大。2019年9月,教育部等11部門發布《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2年,推出300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000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等等,為的就是構建一個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
(學生們在體驗VR學習 圖/新華社)
疫情加速了在線教育模式的應用和普及,也促進了行業的加速整合。在線教育并非高頻交易的行業,客單價較高且家長的選擇成本很高,效果回溯周期也相對較長。而針對K12市場,用戶持續性消費比例很高。Frost Sullivan數據顯示,2018年,K12課外輔導在線大班課程市場的整體流水為150億人民幣,這個數值有望在2023年達到2000億以上。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雖然疫情給在線教育帶來新的契機,但做好線上培訓,提升其品質和質量,增強在線教育的個性和交互性,就變得至關重要。對在線教育機構的真正考驗是,以免費引來的用戶,有多少在疫情過后,會變為愿意買單消費在線教育的客戶。
線上線下的關系并非對立,未來K12領域的學習將混合進行,這便需要線上線下都能具備良好的體驗和效果,并順暢對接。在線教育機構的競爭本質是對教學資源的優化和用戶體驗的提升,對深耕K12在線英語教育的企業而言,疫情結束并非“夢醒時分”,愛和成長穿越屏幕,最核心的是把人留下來,做好“落地生根”的教育。
后疫情時代,在線教育如何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師生對在線教育互動形式有怎樣的期待?未來教育將有什么樣的新趨勢?英語學習真正的目標和方法是什么?
3月28日(本周六)15:00,南方周末聯合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特邀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龔亞夫教授,共同探討在線英語的成長與未來。
點擊鏈接進入直播間:https://www.douyu.com/8399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