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抗疫戰場,不變的美國華人

隨著疫情在美國爆發式增長,此前踴躍參與對華捐助的美國華人,開啟了新一輪的“遠程抗疫”——希望打通一條中國捐贈美國的綠色通道

責任編輯:周建平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隨著疫情在美國爆發式增長,此前踴躍參與對華捐助的美國華人,開啟了新一輪的“遠程抗疫”——希望打通一條中國捐贈美國的綠色通道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7期)

3月7日,美國紐約曼哈頓時報廣場,戴口罩的游客  圖/新華社

深度參與四輪對華捐助后,30歲的Harry原計劃在國內疫情稍微穩定后返美工作,不料疫情旋即在美國出現了爆發式增長。

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數據,截至美東時間3月23日18時16分,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43214例,死亡533例,其確診病例數位居全球第三,僅次于中國和意大利。

2012年從武漢大學本科畢業,Harry遠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博士學位,2017年畢業后就職于硅谷多家高科技公司。2019年12月初,他回國休年假兩周加出差兩周,原本打算春節前返回美國,沒想到被疫情留下,一待就是近四個月。

從1月底到2月中,除了處理日常事務,作為武漢大學北加州校友會副會長,他把大量精力傾注到對接和落實從美國到中國的緊急捐贈醫療物資中,這些物資主要來自校友及美國合作伙伴。

3月,Harry和眾多在美校友開啟了新一輪的“遠程抗疫”。這次,他希望打通一條中國捐贈美國的綠色通道。

即便有“上半場”的經驗,“下半場”依然困難重重。不同戰場背后是制度、文化和規則的差異。

以下是Harry的口述。

1月31日下午,由WuhanUnited(武大和華科北加州校友會)聯合國際直接援助組織(Direct Relief)捐贈的物資到達協和醫院后,當地的對接團隊和協和醫院的醫生合影   圖/受訪者提供

“上半場”:曾為捐不捐武漢跟美國NGO拉鋸

?大家都說海外華人是打全場的,確實是這樣。

對我們海外校友會來說,上半場的戰役是從1月23日武漢封城前后開始。特別是當武漢多家醫院相繼發出物資求助通告時,我們作為武漢高校校友,就立即行動起來了。

那個階段,很多美國華人踴躍地參與了這場自發的捐贈。早期多是個人形式的,大家各自在當地掃貨,然后小批量寄回國內?;谛S奄Y源,我們想同時嘗試一些更大量更高效的解決方案,比如聯系一些美國本土的NGO組織。

關于要不要從美國捐贈大批防疫物資到武漢,NGO組織內部也有分歧。我們當時談了很多家,好幾家都回絕了。理由要么是說他們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