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航換道”,醫療物資的全球之旅
春節期間,得知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在美國工作的李葵響應北京大學南加州校友會的號召,將洛杉磯一帶的藥店幾乎“掃空”,全都寄回國內。
責任編輯:張玥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3月26日,中國援助印尼的首批抗疫物資停放在雅加達蘇加諾哈達機場倉庫。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隨著國內全面啟動復工復產,越來越多醫療物資生產商晝夜不停地為海外訂單開工。
以歐洲運至中國為例,疫情前正常的貨運是每公斤1歐元;2月,海外華人忙著把海外物資運回國,價格漲至每公斤3歐元;3月,國內開始把物資出口到國外,價格飆升至每公斤5歐元。
醫療物資出口海外,訂單和產能已不成問題,只要通過資質認證的門檻:出口歐盟國家要獲得CE認證,出口美國要獲得FDA認證。不過,隨著疫情持續升級,一切也變得可以商量,門檻正在不斷被降低。
春節期間,得知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在美國工作的李葵響應北京大學南加州校友會的號召,將洛杉磯一帶的藥店幾乎“掃空”,全都寄回國內。
但兩個月后,情況發生逆轉。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監測系統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3月30日,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16萬例,成為全球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病例最多的國家。
留在美國的李葵開始著急,“現在洛杉磯市面上已經買不到口罩了,就盼著校友把口罩從國內寄回來?!?/p>
不僅是美國。隨著疫情全球化蔓延,海外多國出現口罩和防護器材嚴重短缺的現象,醫療物資也隨之開始“逆行”。
“我們口罩要見底了,之前給中國無錫市贈送了4500只口罩,如果還有剩的,能否還給我們?”日本豐川市市長竹本幸夫3月23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無錫市新吳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3月23日,豐川市市長已經和他們取得聯系,反映了口罩不足的問題。無錫市新吳區迅速籌措了5萬只口罩,第二天即完成反向捐贈,通過日本郵政快遞的形式分批寄出?!敖酉聛?,無錫也會視全球疫情發展的情況,將更多物資陸續運至海外?!?/p>
3月26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中國已對83個國家以及世衛、非盟等組織提供緊急援助,包括檢測試劑、口罩等醫療物資。
民間馳援的重點也開始轉向海外。此前,馬云公益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已向歐洲多國捐出首批抗疫物資,包括180萬個口罩和10萬個病毒檢測試劑盒。
除了捐贈,各國政府也開始向中國大規模采購醫療物資。
3月25日,西班牙衛生部長證實,將花費4.32億歐元向中國購買醫療物資。3月28日,法國衛生部確認已向中國訂購10億只口罩,法中兩國之間將搭建起“空中橋梁”,通過56次來回完成交運工作。
但也有部分國家反映中國進口物資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西班牙、土耳其當局也宣稱,數千個從中國進口的檢測包和醫用口罩有缺陷或低于標準。
3月31日,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自4月1日起,出口防疫醫療物資和設備的企業須在海關報關時,提供書面或電子聲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