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模板、放錯鏈接……環評報告里“深圳”是如何變“湛江”的?
關于深圳灣的環評報告,共提到“湛江”35次。
并非將環評報告中“湛江”替換回“深圳”即可挽回錯誤。報告中提到湛江的段落恰恰是報告中的重要內容。
中科院南海所披露,徐玉芬提供的公示環評報告,未按照研究所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未經研究所內審、管理部門審核和蓋章。
責任編輯:汪韜
關于深圳灣的環評報告,共提到“湛江”35次。
并非將環評報告中“湛江”替換回“深圳”即可挽回錯誤。報告中提到湛江的段落恰恰是報告中的重要內容。
中科院南海所披露,徐玉芬提供的公示環評報告,未按照研究所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未經研究所內審、管理部門審核和蓋章。
從深圳到廣東省最西端的湛江市,坐綠皮火車要10個小時,兩座城市最近卻因為一份環評報告意外地“緊密相連”。
“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是落實湛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十三五’規劃的體現”——在《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送審稿)》中,共提到“湛江”35次,甚至讓人產生錯覺:難道深圳灣平移到了湛江?
如此低級的錯誤,使許多深圳市民和社會組織指責環評報告涉嫌抄襲。輿論壓力下,該項目的環評工作停擺,報告編制單位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被終止委托合同,并立即對負責的環評工程師徐玉芬展開調查。南方周末記者多次撥打徐玉芬的座機,無人接聽。
2019年4月1日凌晨,調查結果在中科院南海所官網公布。中科院南海所中止該項目合同,并退回全部費用。徐玉芬被停止所有項目工作,進行調查整頓,在征得委托方同意的前提下,手頭其他項目由其他人接手,針對徐玉芬及相關人員的問責程序已經啟動。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也已成立省市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
官方調查結果還未知,但深圳本土環保組織紅樹林基金會秘書長李燊表示,他和許多深圳本地環保組織,都希望市政府重新考慮實施這一工程的必要性。
“采用以前完成的報告作為模板”
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是“海上看深圳”游船項目的技術支撐工程?!昂I峡瓷钲凇眴佑?017年,按照其2019年9月底出臺的新規劃,游船航線將從太子灣郵輪母港延長至深圳灣大橋東部,串聯起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后海片區、人才公園、紅樹林生態公園等景點。但深圳灣多灘涂,水位太淺,無法滿足游船吃水,因而要進行航道疏浚。
“海上看深圳”是深圳市推進的重點旅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