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泡沫引爆,炸傷了誰?
瑞幸的“成功”之路,分為三部曲——資本催熟、海外上市、股東套現。無論最終的民事訴訟還是清算破產,可能都不影響創始團隊套現和躲避處罰。
最慘的還是保險公司。國內有十多家保險公司以共保體的形式參與了瑞幸的承保。
中美兩國目前在這一領域并沒有簽署任何的執法協議。雖然已有大量的中國公司前往美國上市,但雙方在資本市場刑事和民事領域的銜接仍有空白。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顧策
瑞幸的“成功”之路,分為三部曲——資本催熟、海外上市、股東套現。無論最終的民事訴訟還是清算破產,可能都不影響創始團隊套現和躲避處罰。
最慘的還是保險公司。國內有十多家保險公司以共保體的形式參與了瑞幸的承保。
中美兩國目前在這一領域并沒有簽署任何的執法協議。雖然已有大量的中國公司前往美國上市,但雙方在資本市場刑事和民事領域的銜接仍有空白。
自曝財務造假、市值蒸發近350億人民幣,瑞幸的投資泡沫一夜間灰飛煙滅。
2020年4月2日晚間,在美上市中國企業瑞幸咖啡(LK.US)發布一份內部調查報告,稱其COO劉劍以及部分員工偽造交易價值大約22億人民幣。當天瑞幸股價暴跌,盤前暴跌85%,開盤一小時內5次熔斷。
僅僅在兩年前,第一家瑞幸咖啡店在北京開業,隨即開啟瘋狂擴張步伐。2019年5月,瑞幸在美國敲鐘上市,創下全球最快IPO紀錄。僅10個月后,瑞幸卻因財務造假而走向可能退市的結局。
泡沫破滅的導火索出現在2020年1月。國際做空機構渾水針對瑞幸發布做空報告,指出瑞幸在公司財務和運營數據上進行了大規模造假,而公司管理層已經通過股票質押兌付了持有的近50%股份。瑞幸隨即逐條駁斥了報告內容。
兩個多月后,瑞幸卻令人意外地自曝“家丑”。多位受訪人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這很有可能是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賠償訴訟。目前,美國的GPM、Schall、Gross等多家律所已經對瑞幸發起集體訴訟,4月13日是征集投資者發起訴訟的截止日期。
理論上,集體訴訟給瑞幸帶來的不僅是巨額罰款,高管也可能面臨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刑事處罰。但由于美中之間缺乏相應的跨境司法合作協議,SEC難以對中國籍高管個人進行刑事處罰,大概率是通過民事訴訟達成賠償。
瑞幸的“成功”之路,分為三部曲——資本催熟、海外上市、股東套現。無論最終的民事訴訟還是清算破產,都不影響創始團隊套現,還巧妙地躲避了處罰。
瑞幸造假引發的惡劣影響極其嚴重。券商海通國際稱,“那么多人的努力,抵不過一顆老鼠屎的危害”,怒斥瑞幸的造假讓所有中概股信任受損。另有受訪人士擔憂,這將使得未來所有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面臨困境,不排除引發SEC對所有中概股的大規模審查。
4月3日下午,中國證監會發布聲明稱,高度關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并表示將按照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