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爭議】高校教學評估:無事生非?
本該悄悄進行的評估,在眾多學校的歡迎聲中集聚著不滿。2003年,教育部宣布要用5年左右時間,對我國所有普通高校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并形成5年一輪的本科教學評估制度。4年之后,教育部鞭鋒所向,連曾經拒絕參加評估的北京大學也終于主動拆除了三角地的布告欄。北大說“錢留下,公文帶走”的日子一去不返。然而,即便如此,圍繞評估的爭議卻絲毫不曾減退。
正方
教學評估是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而采取的有效措施,符合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際需要,順應世界潮流。無論是教育主管部門還是接受過評估的高校,都認為本科教學工作評估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對高校明確辦學方向、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和優化師資隊伍建設、改革和完善學校管理制度、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教育部 李進才)
反方
為了應付評估,有眾多學校組織教師、學生編造各種假實驗、假評語、假數據!以致一些學校中流傳著這樣一句歇后語:中國最大的造假案——教育評估。(北京 梁慧星)
2005年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54所高校的評估結果:30所高?!皟炐恪?、19所“良好”、5所“合格”。既然大家都合格,評估還有什么必要。(北京 楊支柱)
評估像一把火?!翱v火者”能有恃無恐,無非仗著權高。任你北大、清華,充其量只是個“副部級”,不聽話,削你經費,換你人。難怪有北大教授形容:教育部拿根骨頭晃一晃,一群大學便一擁而上。澆上了行政干預之油的這場評估大火,再純的金子也受不了。(infzm.com網友:無可就要)
正方
一所優秀的高等學校一定有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評估很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北京 錢仁根)
反方
評估客觀上強化了學校行政部門對教師的監管,試問,行政系統是否有能力對高校教師的工作進行評判?這不免會挫傷教師的教學熱情。為評估所制定的各項瑣碎的指標將成為長期起作用的緊箍,扼殺廣大師生豐富的個性和自由的創造。(北京 楊支柱)
正方
我們的評估工作總體上是健康的,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存在功利主義和形式主義,過分重視評估結論,忽視評建過程,盲目攀比,期望值過高,給學校、具體部門和教師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造成壓力過大,偏離了評建工作的宗旨。(教育部 周濟)
反方
評估會停下來嗎?圍繞教學評估已經產生一個利益集團,這個利益集團的收入包括舉辦教學評估研討班和應邀到各待評高校講座的收入,也包括被評學校所送的禮物、禮金。教育部文件規定:“專家組考察結束時,被評學校給專家的評審勞務費不得超過2000元,不得向專家組成員贈送禮品?!比绻媸莿趧召M為什么不由教育部支出呢? (北京 楊支柱)
正方
評估也很重視學校學風的建設。學風是學生經過長期教育和影響逐步形成的行為風尚。(北京 錢仁根)
反方
“誰在評估的時候毀了學校,學校就會毀了你?!眲e以為這是嚇唬,有因此被取消評優資格的,還有因此被扣發補貼的……難道評估是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培養學風的嗎?(infzm.com 網友:chongzi324)
【點評者說】這個世界上有哪所一流大學是評估出來的?不知道,4年前被評為優秀的大學,有幾個進了世界前30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