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免疫”論之后,英國何時迎來敦刻爾克撤退?

“在中文互聯網上,英國成了一個被嘲笑的橋頭堡,上面飄揚著‘群體免疫’的大旗,城頭的王子和首相先后中了流彈倒下。從戲劇效果來說,確實精彩。但是倫敦依舊靜悄悄,沒人暴動,人們守秩序地在超市門口彼此隔開兩米排起長隊?!?/blockquote>

責任編輯:楊嘉敏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2020年3月下旬,位于倫敦市中心的地鐵貝克街站,乘客寥寥可數。 (匿名受訪者供圖/圖)

“在中文互聯網上,英國成了一個被嘲笑的橋頭堡,上面飄揚著‘群體免疫’的大旗,城頭的王子和首相先后中了流彈倒下。從戲劇效果來說,確實精彩。但是倫敦依舊靜悄悄,沒人暴動,人們守秩序地在超市門口彼此隔開兩米排起長隊?!币蛞咔闇魝惗氐牧魧W生家長老張(化名)在日記中寫到。

“城頭中流彈”的又多了一人。4月4日的爆炸性新聞——這段時間,哪天沒有幾條爆炸性新聞——英國準第一夫人、身懷六甲的凱莉·西蒙茲疑似感染新冠,已臥床幾天,但仍未能得到測試。先前鮑里斯·約翰遜被批評“優先測試”,大概是為了避嫌,首相的密切接觸者、未婚妻凱莉·西蒙茲竟然遲遲得不到檢測。而之后的爆炸性新聞是,持續發燒10天之后,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終于入院了,并隨后被送進ICU。

超市網購排到2萬多號

24只雞腿,平時一頓吃兩只,現在一頓吃一只,可以吃24天;雞蛋30只,一天一只,可以吃一個月;還有些牛肉、豬肉,切好分裝冷凍,也按天分配……

“這么算下來,可以接近一個月不用出門采購,希望能躲過爆發期?!鄙钤谟⒏裉m中部的華人Sarah(化名)對食物消耗有精確計劃。為了減少接觸,她決定“三不”:不去超市、不網購、不叫外賣。

2020年3月12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提及“群體免疫”后,各地超市都發生了搶購潮。約克郡的ICU護士道恩·比爾伯勒在醫院值班48小時后去超市采購,面對空空如也的食物貨架大受打擊,含淚錄了一段視頻發布在社交媒體,“像我這樣照顧你們的護士卻買不到吃的”,引起超過1500人轉發。超市開始進行限購,并規定早上開門第一個小時僅限老人和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醫護人員采購。超市同時實施限流,出一個才能進一個,大約要排隊1小時才能進入。

網購也一點不容易。訪問超市Ocado的主頁,迎接你的是一個排號頁面,有中國留學生凌晨5點起床排隊,6小時后仍排在兩萬名開外,估計還要再排8小時才能下單?!昂喼本拖翊哼\搶火車票一樣!”生活在倫敦的華人設計師Olive感嘆。她在3月23日注冊Ocado,收到郵件通知說新用戶不能送貨了。而Tesco的預約送貨時間段直到4月底都已約滿。

訪問超市Ocado的主頁,迎接你的是一個排號頁面 。 (Olive供圖/圖)

除了大米和方便面以外,Olive家里只有夠吃一周的新鮮食物,不過她不是太擔心。她試著打電話給家附近的肉店和果蔬店,驚喜地發現居然能免費送貨上門,她便預訂了每兩周送一箱。肉店的價格比超市要貴差不多一倍,但品質比較好。果蔬店是一個家庭在經營,Olive說,希望通過實際消費,支持這些社區小店活下去。

“群體免疫”論之前,英國還在夢中

Olive整理了從1月24日到3月中的英國主流媒體頭條后發現,新冠疫情的每一個關鍵節點,媒體都給予醒目版面報道,NHS及時給出衛生和就診指引,專家跟國際同行保持密切交流,帝國理工大學流行病專家尼爾·弗格森團隊早在1月就通過數據建模預測了武漢感染人數……但華人以外的社會一直置若罔聞——放眼世界,反應遲鈍的又豈止是英國。

1月23日武漢封城,敏感的Sarah當即在eBay下單,以人民幣約90元的價格買到200個口罩。次日,多家主流媒體以頭版報道,英國啟動對有中國旅行史及疑似癥狀的病例進行測試和隔離,但并未引起社會關注。

1月31日23點,英國正式脫歐。巧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