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什么東西?就像人身上的硍”
忽然驚嘆于民間語言的智慧,它讓我們多年搖擺不定的“金錢觀”落地、落細。
責任編輯:溫翠玲
忽然驚嘆于民間語言的智慧,它讓我們多年搖擺不定的“金錢觀”落地、落細。
追思親人的日子不止清明時節。
朋友的老母親去年突然離開了人世,自此,每個月的那一天,他都會在手機上記下一些往事片段,然后隨手發到家庭群里。一年過去了,他的祭母文字,已經長達29頁。朋友說,他也想出版一本“家風教材”,繼承并弘揚母親一生所形成的“艱苦奮斗、樂觀生活”的家風,供大家庭的后人們代代傳閱。
別人的母親的故事,讀得淚眼模糊,念念不忘其中兩個情節——
當年,朋友家里缺錢缺糧,母親只好到上海去做保姆,掙點糧票帶回來。一次,遠房親戚建議把最小的他給滬上大戶人家收養。第二天交接時,母親的心怦怦直跳,渾身濕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