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在線教育: 爭渡“疫”關,何去何從?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復課,學校教育依然是學生的主要選擇,提供課外培訓的在線教育企業將在更為狹窄的賽道上比拼。
責任編輯:吳剛
(本文首發于2020年4月9日《南方周末》)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復課,學校教育依然是學生的主要選擇,提供課外培訓的在線教育企業將在更為狹窄的賽道上比拼。
2020年開局,各大在線教育企業共渡“疫”關時,機遇意外來臨。它們借力站上新風口,一路狂奔在以K12為首的賽道上。
疫情期間,免費在線直播課在線、報名人數已動輒上千萬。相比之下,2019年暑假期間,各大在線教育企業投入超40億元,也只將行業正價課付費用戶數從十萬量級提升至百萬。
教育是門“慢生意”,作為行業共識,企業間爭取存量市場并非朝夕之功。突如其來的拐點面前,K12在線教育行業早已經歷了融資大戰、團隊規模大戰和營銷大戰的幾輪洗牌。
瞬息增長的用戶規模背后,是K12在線教育企業苦熬多年的一場美夢,但絕非高枕無憂。
眼下,K12在線教育被推到全新的十字路口,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未來何去何從,仍存變數。
2020年3月28日,南方周末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查與大數據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2020中國K12在線英語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就K12在線教育的用戶行為和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入探究。
頭部集聚,向下沉
從誕生起,在線教育就是一塊誘人的蛋糕,引得無數企業爭相拼搶。
藍皮書引用的數據顯示,2013-2016年,國內在線教育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家教O2O、K12教育、少兒英語培訓、職業培訓、素質教育等細分領域全面開花。2017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已達1917億元,5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2.3%。預計到2020年末,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3150億元。而8年前,這一數字僅為701億元。
其中,K12教育是最擁擠的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