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樂隊歌手一起回家,捕捉家鄉的細節

長大后闊別這片土地,有人感覺解放,有人依依不舍。無論懷著何種心情離開,他們與家鄉的連結似乎永遠都不會中斷。

今年春天,不少人意外地在家鄉住了很長一陣子,少了些熱鬧,多了些日常。這是一次難得靜下來看看家鄉、思考觀察的機會。所以,城畫君特意約了幾位歸鄉人,讓他們記錄下最近一次返鄉的發現與思考。

家鄉塑造了他們的方方面面,不論是自帶的地方口音,還是日常的生活習慣,抑或是思考事物的方式。同樣的,他們也在這里留下了許多事物,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一個無話不說的老朋友、一種此處獨有的味道、一幕難以重現的風景......

長大后闊別這片土地,有人感覺解放,有人依依不舍。無論懷著何種心情離開,他們與家鄉的連結似乎永遠都不會中斷。

變化的人生,不變的家鄉味

旅行團樂隊吉他手黃子君工作時大多在北京,但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回家鄉廣西柳州陪老婆孩子。米粉,是柳州街頭巷尾都能看到一種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物。在平山小區的一家店,那有著最讓黃子君記憶深刻的米粉。

那家米粉配菜特別豐富,比別家多出很多的品種,像豬皮、螺螄肉,還有各種鹵制的“下水”。粉店老板特別熱愛這份職業,每次他都會問候客人今天的心情,再問需要怎樣搭配。他每一個盛菜、盛湯粉的動作都很投入,特別享受在其中。

在他身上,黃子君看到了自己樂隊做音樂時的樣子,每樣樂器、每個音符都是大腦思考的輸出,都是讓人享受的,“也許,他也把米粉當成了藝術。每一次吃他家的米粉,我感覺每碗粉都是不一樣的藝術品,有著特別深刻的意義”。

同一個小區里,還有一種食物伴隨了黃子君整段童年時光,他把它叫做“越南卷粉”。

黃子君在六七歲時第一次吃到它,當年一條只賣大概2毛5。那是一種簡單的食物,老板用紗布把米漿隔水蒸熟,再用薄米皮包裹瘦肉、木耳等餡料,最后淋上像酸梅汁、海鮮汁的醬汁就做好了。

“這種食物好像只存在于這里,無論在柳州街頭,還是后來去別的城市,我都沒有再見過它?,F在每回來我基本都會去吃一次。那家店在紅光小區的南門下坡里,名字我也忘了,可它總是勾起我許多的的記憶?!?/p>

和黃子君一樣,美食也是插畫師Eve-3L和家鄉最大的關聯。上大學時她離開家鄉,隨后便在外地工作,每次想家時,她都會讓媽媽寄來朝鮮泡菜解解饞。

Eve-3L的老家在安圖縣,是延邊自治州下轄縣,有“長白山下第一縣”的美稱。延邊的特色美食很多,朝鮮冷面、玉米溫面、打糕、米腸、泡菜,還有辣白菜、桔梗、牛板筋,這些她都強烈推薦大家去嘗一嘗。

分別是米腸、炸年糕、打糕、冷面

對Eve-3L來說,最特別的就是年糕了,一種做法是湯糕,用甜辣的湯汁將年糕炒熟,再用一次性杯子裝起來,可以拿著簽子扎著吃。小時候,學校門口有很多小店在賣這種杯裝湯糕。Eve-3L和同學們放學后都圍在店門口排隊買,再三三倆倆結伴回家路上邊走邊吃。

另一種是炸年糕,將穿成串的年糕放在油鍋里炸。油炸的時間不要太長,拿出來后刷上一層辣醬,再撒上芝麻,吃起來外焦里嫩,而且粘糯的年糕油炸后更有嚼勁。Eve-3L還記得當年炸年糕的新做法迅速取代了湯糕在學生們心中的地位,成為放學必買的零食之一。

同為90后插畫師的兩顆點是在外工作幾年后,才開始在家鄉湖北應城這座城市四處轉悠?!半x開后回首才知想念,一年回來兩次嘗這熟悉的味道?!?/p>

每年過年一回家,她就看到許多老人家在外面看著自己家曬的臘貨?!翱吹竭@一景況就知道,這年呀不遠咯”。今年回家早,于是兩顆點的弟弟開車帶她和爸爸去了二十幾公里外的鎮上買肉,那邊的肉便宜新鮮。

鎮上菜場

兩顆點告訴我們,腌制臘味呢,根據腌制的東西不一樣,選肉有不同的講究。臘肉最好是選坐刀肉,肥瘦分開,臘腸肥瘦得比例合適,腌好時以不肥不瘦不膩為佳。最后他們買了近千元的肉,因為兩顆點的媽媽囑咐:“多做點,到時讓我和弟弟帶到外地去吃”。這是離家游子在外的一點慰藉,下班回家一點家鄉美食,一通視頻電話,仿佛回到家鄉。

買好肉后就是灌腸,師傅先將肉處理成肉片,按斤兩添加酒、啤酒、味精、雞精、鹽調味。攪拌均勻后放入灌裝機器,裝好腸衣,香腸就在這轟隆聲中一點點誕生。將灌好的香腸按一定長度系繩分段,這制腸工序就完成啦。

做香腸,兩顆點家習慣找臘腸店灌,選肉買好后直接交給臘腸店做。

接下來,就靠冬日的陽光和臘月特有的氣候賦予香腸美味,曬上十幾天就可以吃了,曬越久臘味越足。吃時一節節割斷,和米飯一起入鍋蒸,出鍋切薄片,淋上點香油即可。瘦肉微柴嚼勁,配上肥肉汁水濃厚入口即化,濃濃家鄉味兒。

那一處地方,有數不清的回憶

在2019 年,炒餅結束北漂生活搬回石家莊,回家方便了,基本每個月都會回去一趟。炒餅發現,每次回家家鄉都有變化:最近幾年高層小區建設越來越多了,充滿回憶的老建筑隨之越來越少,家鄉變得既熟悉又陌生。

炒餅是自由GUI設計師,業余喜歡到處走走寫生。自從2015年開始寫生后,炒餅的日常視角發生了變化。一些平凡的、具有生活氣息的、習以為常的場景越來越能打動他,“因為它們承載著的是人們從小到大的記憶”。炒餅家在河北辛集的老城區,很多建筑都是待拆的狀態。每次他回家看到最熟悉的街道建筑,都想用寫生的方式記錄下來,也是給他一次認真觀察和體會它們的機會?!罢f不定下次回家他們就變樣了,所以很是珍惜”。

如果問炒餅家鄉辛集哪里最有名氣,那肯定要數河北一集了。那是承載了他童年記憶的地方。這是當年最繁華的小商品市場之一,全國知名。

每次爸媽帶他來買日常用品時,炒餅總會千方百計去玩具區域看半天。商品玲瑯滿目,每次去炒餅都要纏著媽媽買一件玩具,所以每次去那里要么是得到了玩具的欣喜若狂,要么就是沒有得到玩具還遭到家長指責的沮喪苦悶。

1985年,政府決定在市區建設一座較大規模的綜合交易市場,因辛集古有“河北一集”之稱,故將這一市場定名為“河北一集”。這里基本承包了炒餅童年、青少年時期所有的生活用品、學習用品和玩具。

如今的河北一集失去了昔日風采,附近高層居民樓拔地而起,更是削減了它的雄偉氣勢。前段時間主樓進行了整修,外立面粉刷一新,鐘聲再次響起,卻已不是熟悉的那段西敏寺鐘聲旋律了。

炒餅特別喜歡給老建筑寫生,“因為它們能讓人在如今浮躁的快節奏的生活中沉淀下來、靜下心來,探尋一些若有若無的兒時記憶、懷舊情結,這種感覺是美好的、靜謐的”。

炒餅說,“希望未來這些老建筑不要消失得太快,為異鄉人保留一些尋根的凈土,讓游子心找到靈魂的歸宿”。

一集鐘樓正面。

好妹妹樂隊成員秦昊也是在2019年,像自己創作的《一個人的北京》里唱的那樣,在一個晴朗的天氣,結束了13年的北漂生活,再次回到重慶定居。

兩年前,他創作了一本名為《??汀返臄z影集。他告訴我們,那時候重慶似乎還沒有那么的“網紅”,各個景點不需要排那么夸張的隊,去坐索道也只是很正常地買票進去,基本沒太多年輕游客。前陣子他再路過索道門口,排隊的人已經烏泱泱地排出去一條街了,有旅游團、也有成群結隊的年輕人們,大概兩小時才能排得上。

嘉陵江邊的游人。

秦昊說他真的很不喜歡“網紅”這個說法,認為它代表了一種獵奇,一種非常淺層的視角和理解,一種跟風趕潮的集體無意識行為。甚至,現在很多商家都在招牌、宣傳語上寫自己是“網紅小面”“網紅酒吧”,在他看來是非常自降身價的可笑舉動。

不過,在他看來,家鄉重慶的確是有一些特別之處的城市,“高低錯落的樓房滿足了大部分平原地區的朋友對于‘魔幻’的視覺需求,輕軌穿樓,奇怪的筒子樓,迷宮一樣的街區。過江小索道,便宜又美味的小吃,對于旅游者來說的確是增添一份別致的感受。

穿樓的重慶輕軌

但這里頭其實都埋藏著無奈的選擇和艱苦的生活樣貌。每次看到這些東西,我都會感慨重慶人民很堅強,能把這么奇怪的地勢都造得這么好,在這么不便利的環境都能把生活過得美滋滋的。其實‘碼頭文化’說白了就是好幾代人吃苦受難的歷史啊?!?/p>

所以,每次朋友問他重慶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必須要去的地方,他都說不出什么所以然。秦昊相信,一個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價值絕對不是它修在外面的那些,而是藏在里面的那些。

“歡迎大家來重慶逛一逛、走一走,不一定非要去那些網紅景點打卡,可以隨便大街小巷穿梭,走累了不妨嘗嘗身邊的小食店,用雙腿來丈量這座特別的城市。你會發現更真實的它,和更真實的美?!?/p>

Vlogger井越新的一期視頻需要去冷的地方拍攝,要求有冰天雪地的氛圍。他首選了日本北海道,結果因為時間問題去不了,最終他趁過年前夕回家時直接在家鄉新疆選景拍攝?!皬臑豸斈君R出發,一個半小時飛機加五個小時的越野車行駛竟然沒能讓我出自治區,我到了目的地:新疆禾木村,僅存的3個圖瓦人村落中最遠和最大的村莊。這個備選方案最終使那期視頻成為了我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span>

回老家的“習俗”:見朋友

作為戲劇編劇的薛宗闊,每當回到縣城都會在辣串兒屋和老朋友的聚會。在19歲時他便離開家鄉到法國學習哲學,每一兩年夏天回家一次。他告訴我們,在外上學的人回到家鄉遼寧葉柏壽都會去吃辣串兒,好像一種儀式,“辣串兒就像是小學生的酒,辣串屋就像是小學生的酒吧”。

他一直記得,小時候有個土豪同學,每個店花5毛錢,吃遍了葉柏壽所有辣串屋,這種豪情,頗有現在Bar Crawl(一晚上喝遍多個酒吧)的意思。

縣城南邊的河岸。薛宗闊回憶起那時,他經常放學后和朋友去吃辣串兒,吃完就一起走路回家,經常就是B陪A走到了A的家,A再送B一會兒,然后B再把A送回去這樣的循環。小學生總是有聊不完的天兒,經常排成一長排往家里走。整一排人在做的事兒就好像是在開一場“吐槽大會”,“我們的損友都給自己弄了封號,巔峰時期號稱‘八大損人’,現在還記得的有‘損仙’‘損圣’‘損鬼’‘損人’”。

曾經和他一起吃過辣串兒的同學里有幾個留在了縣城,過著平靜的生活。有的在銀行工作,偶爾寫寫詩。有的成了牙醫,下班回家帶帶娃。還有個朋友后來當了警察,曾經給他講述了發生在鄉下的奇案。

Eve-3L回老家也有一件“習俗”,那便是和好友娜娜約起來大吃大喝,每次Eve-3L回來都會找她。大學畢業后,娜娜回到了家鄉,風風火火地刷起了人生副本,且通關神速——考公務員、和相戀十年的初戀結婚、成為寶寶的媽媽。

Eve-3L說她們認識已經23年了,而且時間還在延長。每次回老家,她們邊吃邊聊些彼此的近況,工作瑣事,家長里短?!芭紶柣叵肫鹦r候的幼稚事,我們就會哈哈大笑個不停,難以相信自己當年為什么是那個蠢樣子。每個人在人生、社會上的角色都不可避免地變化著??僧斠姷剿龝r,我都會有種安心的感覺,仿佛時間還留戀著我們?!?/p>

來自福建泉州的浪漫女孩一東也有一個從小就認識的好朋友,她們一起上初中、高中。18歲時一東離開家鄉去到北方上大學,從此以后基本一年就回一次,而好朋友畢業后選擇了回去成為當地的一名小學教師。

一東告訴我們,朋友目前工作穩定,已經在計劃買房,預備30歲以前結婚——而自己仍處在不斷的變動中?!叭松牡缆泛孟窬瓦@樣叉開,我們走向截然不同的兩個方向——但她仍然是我的‘莉拉’——費蘭特筆下充滿力量的女性友誼。少年時,我們約定長大后一起生活,現在她說,房子里永遠有我的房間?!?/p>

閩南地區多雨,建筑上都有排水口,做成動物的形狀,名為“滴水獸”,風水上有“聚氣”的作用。

先離開再回家

超級市場、高級公寓、星級酒店,我們需要這些新的事物。但無論何時你想起“家鄉”這兩個字,第一反應還是那些和他或她走過更多遍的騎樓及老街,即使它們也正面臨著無規律的變動。

一東記得Neri Oxman說過一句話是,“你必須先離開再回家”,對她而言就是這樣的。她喜歡家鄉泉州的天氣、食物、環境,但她必須離開它,到別處去,去完整她自己?!岸看位氐竭@里,我總能輕而易舉地進入‘靜止’的狀態,聽到更多的聲音,理清我當下所要面臨的選擇——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家鄉’的養分?!?/p>

從西街的一處平臺瞭望。

但對80后的詩人六回來說,老家的概念已經模糊,也清晰了?!澳:且驗殚L年居住在外。清晰是因為我知道那已經不是我的家,是我父母的家。我必須要給自己找個家?!?/p>

和很多人一樣,上大學時,六回離開了老家,大學在山東濟南。大概是2000年夏天,父親把他送到了溫州火車站,然后六回一個人坐上了火車。那是他第一次坐火車,好奇,也有點擔心。

將近20年后,2018年的秋天,他在老家住了約一個月時間。他發現了一個問題,感覺住太久了,打擾到了父母的生活?!熬褪钦f,我覺得老家是我父母的家,而不是我的家。意識到這點之后,我很快就離開了老家?!?/p>

六回認為老家更像是父母那輩人的家,他們對村里的所有事情了如指掌。而留在老家的年輕人在變少,很多年輕人離開了農村,去了縣城,或者更大的城市工作生活。對他來說,除了小時候的小伙伴,很多年輕人都是相互陌生的,甚至可以說完全不認識了。

“說起來,或許有點憂傷。長年漂泊在外,發現自己連個家也沒有。有時,我也告誡自己,不要以為老家是你最后的避風港。其實,已經沒有地方是你的避風港或安全屋。你已經長大了,必須學會獨立。自己給自己找個家?!?/p>

謝謝文中各位朋友對家鄉的記錄,進一步認識他們

黃子君

旅行團樂隊吉他手。工作時大多在北京,一有時間就會回柳州陪老婆孩子。

Eve-3L

90后,自由插畫師。 上大學時離開家鄉,隨后在外地工作,每年只有過年或者十一長假時會回延邊。

兩顆點

90后插畫師,微博@兩顆點,一個喜歡晃蕩街頭市井廢墟,蹦蹦跳跳愛笑愛鬧的人兒。2019年12月25日回應城,目前仍在當地。念大學之前,她都在應城長大,畢業后一直在外地工作,一般到了春節就回家過年。

炒餅

90后,自由GUI設計師,微博@炒餅寫生,業余喜歡到處走走,遇到有感觸的場景就停下寫生?,F居石家莊,基本每個月都能回家一次。

秦昊

歌手,好妹妹樂隊成員。2019年底,他像自己創作的《一個人的北京》里唱的那樣,在一個晴朗的天氣,結束了13年的北漂生活,再次回到重慶定居。

井越       

Vlogger,原脫口秀和電影編劇,微博@大概是井越?,F居北京,從小到高中在烏魯木齊長大,大約一年回鄉一次。最近一次回去是2020年1月14日,待了10天。

薛宗闊

1989年生人,水瓶座,獨立戲劇編劇,戲劇構作,戲劇演員。2009年離鄉前往法國念哲學。 留學八年間,每一兩年夏天回家一次。2017年末回國后,在家待了三個月,最后選擇到北京“北漂”。最近考慮到上海發展。

一東

90后,一個普普通通的浪漫主義者。自大學后,她基本一年只回一次泉州,最近一次在2020年1月23日回去,待了5天。

六回

80后,詩人,在媒體工作多年,現居杭州。從事自媒體工作,創辦公眾號:新出租六回。出版有出租故事集《時間租賃館》。 他在念大學時離開家鄉,之后很長一段時間住在四川成都,也在北京、上海、杭州各地有過短暫的居住。他基本每隔一年回玉環一次,有時隔的時間還要長一些。  

家鄉就像一位老朋友,

時隔許久再見,

懷念、感觸、不舍,

頓時涌上心頭。

那些樸素日子里和家鄉有關的食物、朋友和熱鬧場景,

你也非常想念他們吧?

文圖 / 黃子君 Eve-3L 兩顆點 炒餅 秦昊 薛宗闊 井越 一東 六回 林舒

編輯 / 盧紹聰

設計 / 梁海平

插畫 / 小保偉 倪仕軒 炒餅 Eve-3L

(來源:城市畫報)

網絡編輯: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